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慕亚平  王跃 《政法学刊》2005,22(2):61-63
战争的残酷性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命尊严的价值,国际人道主义法亦随之得以发展。然而,近期曝光的驻伊美军虐待战俘事件,侵犯了战俘的生命健康权、人格权、中诉及公平审判权,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而现行国际法与国内法机制均无法有效地惩罚这种违法行为。因此,为了真正保护国际人权,惩治战争犯罪,应增强国际刑事法院等组织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在金日成和斯大林的共同请求下,开始考虑是否派志愿军前往朝鲜参战的问题。在中央讨论是否参战的会议上,鉴于中国面临的许多实际困难,政治局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周恩来是中央领导核心中支持毛泽东参战的主要人物。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周恩来强硬的外交立场,迫使斯大林不得不改变远避战火的消极态度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南朝鲜仁川登陆。针对朝鲜战争,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根据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图书馆奖得主、华裔作家哈金在接受南风窗特约记者河西的专访中,最打动我的是这一段话:"我想讲一个普通士兵面对战争心灵挣扎的故事,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故事,而并非集体经验。战俘作为失败者.他们的声音被无情地剥夺了。我意识到,《战废品》可能会给那些被遗忘的人带来一丝希望.使他们的声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街道金马社区的一名社区干部。近日,在走访离退休干部时,我有幸结识了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离休干部包宗正老人。在包老简陋的住所里,他回忆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期间的经历,讲述了深藏在心底多年的一些故事。"返部"与"归队"包老说,有一次,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部队紧急赶到30华里外的战斗前线。他们立即动身,连夜急行军赶路。时间紧迫,部队来不及休息,许多战士的脚底都磨出了血泡,但顽强的意志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行。由于行军过快,在到达前线后,首长发现有16名战士走丢了。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这16名战士被扣押在朝鲜人  相似文献   
5.
执行宽待俘虏政策瓦解敌军 1950年10月,朱德总司令在山东曲阜作入朝参战动员报告时说:对美英“联合国军”作战一定要认真执行宽待俘虏政策,这有利于瓦解敌军。听了报告后,我们在部队中广泛宣传教育,引起了广大官兵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的战争规范赋予了战俘人身权,表现为礼遇君主、释放或者交换被俘的贵族以及整体迁移被俘人员等。这些人身权来源于民本思想兴起的观念因素、维护宗法制度的制度因素以及对取胜的军事需求的实力因素。由于时代的局限,春秋时期战俘的人身权还存在着处置方式上的随意性、保障的脆弱性和内容的不完整性等缺陷,但它体现了中国早期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后世战争实践中战俘待遇的改善具有十分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哥子 《廉政瞭望》2010,(16):48-48
抗日战争时期,哈尔滨郊外,有一座日军专门关押战俘和抗日人士的集中营。看管集中营的,是日军大佐田川太郎。田川太郎因为被中国军人打断了双腿,对待中国战俘非常狠毒。在审讯和杀害战俘的过程中,田川太郎发明了许多酷刑和杀人游戏。其中,最让田川太郎得意的就是他根据中国民间游戏“击鼓传花”而发明的杀人游戏。  相似文献   
8.
战后初期,日本民间14个团体组成的中国战俘殉难者追悼执行委员会为督促日本政府尽快解决掳日劳工遗骨送还问题,积极开展劳工遗骨调查、追悼活动,并与政府进行交涉,促成了一批劳工遗骨的归国。日本政府相对于民间团体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则呈现出"不承认""不作为""与政府无关"的敷衍态度。日本民间和平团体开展的掳日劳工遗骨送还运动推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正是因为战后初期特殊的国际局势与中日关系,致使掳日劳工遗骨归还问题逐步演变为战争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9.
70年弹指一挥间,忆往昔感慨万万千。福建省军区福州第二干休所里有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杜振民。2020年11月上旬,他端详着自己刚领到不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向前来采访的客人讲述了当年出国参战经历,其中参与遣返双方战俘的那些往事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联政府并没有遵照波茨坦会议有关战俘问题的协议,将日本战俘遣返回国,而是将50多万日本战俘扣留并押送到苏联境内从事繁重的强制性劳动.苏联政府制定这一战俘政策的原因不仅和当时苏美争夺战后对日占领和管理的斗争密不可分,而且和苏联领导人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及苏联国内的经济状况因素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