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96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长期以来 ,人们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 ,从而把其当作进行收入分配的唯一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 ,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其他分配形式。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唐连凤 《行政论坛》2002,3(6):63-65
本文拒斥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存在马克思设想的三个历史条件而否认按劳分配的观点。认为产生这一错误观点的原因是将按劳分配实现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加以混淆:目前我国虽不具备马克思所设想的实现按劳分配的历史条件,但这些历史条件并不是按劳分配有无的客观依据,这些历史条件只能决定按劳分配的实现范围、程度和实现的具体过程及形式;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合按劳分配的经济条件,故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不具备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只能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07,(11):53-54
吴振坤在《理论前沿》2007年第10期撰文认为,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是解决社会不公的根本性、制度性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李原 《党员特刊》2003,(7):48-51
1959年7月2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庐山召开。  相似文献   
5.
梁淮平 《群众》2007,(4):67-68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分配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性质,又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要素不断加入生产,单一的按劳分配已不能全面反映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与收入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将发生重大变更。按劳分配须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就业和劳动收入都取决于市场。市场机制既是经济运行机制,又是劳动收入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顺应分配制度改革内在要求适时推进高薪养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宪浩 《前沿》2004,(5):51-54
高薪养廉可以作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突破口 ,这是由于高薪养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 ,也是确保公务员队伍优秀素质的必要措施 ,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天然地要求高薪养廉。高薪养廉的实施需要合适的社会条件 ,主要包括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较为雄厚的国家财力 ,社会公众的理解、认可等方面。虽然上述条件目前我国尚未完全充分具备 ,但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启动高薪养廉的改革进程。文章就此提出了明确高薪养廉的改革目标、设计科学可行的高薪养廉推进实施方案、积极创造完善高薪养廉的实施条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分配方式,与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有本质区别,我们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情况,正确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行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生存和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上,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使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之后,十五大又提出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制度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以及“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10.
不能笼统把国企看作公有制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在公有制理论认识上存在误区。国有企业改革的提法并不准确,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的改革,其实质是,改革的对象不是企业,而是政府。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们在理论上没有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在企业制度上背着公有制、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包袱,一直把使用国有资产的具体企业当做改革的对象,没有把改革的重点放到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体制上,所以在实际的改革进程中总是以牺牲国有资产为代价,总是被“私有化”的大棒打得左躲右闪。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不能确保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