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透视和鲜明时代内涵的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经历了从中华历史通史章节内提升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课题,到初步建构其基本理论框架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再到应用性专题研究和综合性理论研究相结合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过程,依次体现了其从兴起、发展到深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重点、热点和亮点,但也分别存在着不足,未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需要更多各领域各学科专家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中国边疆学是21世纪一门方兴未艾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加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位一体建设,既是民族学一级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家边疆安全、边疆建设和边疆发展的重大课题,更是新时代赋予边疆学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国边疆学研究具有优良深厚的学术传统,边疆学学科体系建设已迈过它幼年的起步阶段,进入了青壮年厚积薄发的发展阶段。边疆民族地区是边疆和边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和核心区域,对边疆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已突破传统边疆史地研究的范畴。其中边政学研究是边疆学研究的前奏曲,三大体系研究是边疆学最主要的内容,研究成果服务于边疆治理是边疆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中国边疆学研究属于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现实边疆是对历史边疆的延续,对边疆现实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边疆历史的解读。中国边疆学隶属于民族学学科体系,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边疆的科学,已构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具有建成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叶舒宪 《党建》2011,(4):53-55
人类学是19世纪后期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研究人类及其文化为基本对象。人类学一般划为两大分支:体质(生物)人类学和文化(社会)人类学。 文化寻根使当代人意识到:现代社会的根本弊端在于它必然在资本和利润的追逐中彻底改变远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均衡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人类引向无法在这个地球上持续生存的危险境地。正视危机,谋求超越,是人类必须做出的选择。各国在强调经济转型的同时,重审本土的文化资源,引导全民的文化自觉,重建国家文化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认知叙事学的引进与文学研究的新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敏 《思想战线》2011,37(3):137-138
认知叙事学是叙事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于90年代后期以及21世纪的前10年得到蓬勃发展。认知叙事学以跨学科的旺盛生命力,挽救了已濒临"死亡"的经典叙事学,并使其重新焕发了青春。它也因此而成为西方后经典叙事学中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大陆的法伦理学从概念的提出、基础理论的探索,直至学科框架的型构,几乎都是由大陆学者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酝酿生成,这改变了以往新兴学科从国外引介、照搬、炒剩饭、少有自我建树的被动局面,让我们充满欣喜和期待。然而,在独立研究的同时,学界似乎长期忽略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的引介和研究,使大陆的法伦理学缺乏可供参照的范本。中国台湾法律伦理学在美国法律伦理的影响下产生,在本土政治事件的推动下取得实质进展,其强烈的实践特征、从法律人角色展开的视角,都与大陆所构建的从学理角度、以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思考为统帅的法伦理学截然不同。对台湾法律伦理学的介绍和研究,将为我们提供另一种样态的法伦理学范本,促进对大陆法伦理学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日前批准印发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兼顾传统大科学装置领域与学科交叉及新兴学科发展需求、兼顾国际发展趋势与国内基础、兼顾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三方面考虑,对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  相似文献   
7.
8.
11问什么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精彩语录: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从中国  相似文献   
9.
敬启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安全学科建设的探索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在中国还是空白,涉及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成果少之又少,把国家安全作为自己专门研究对象的专业人员几乎没有。经过10多年的探索,国家安全学学科在我国已经初露端倪,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