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禾刀 《当代广西》2010,(19):18-18
喜迎80大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称:"我这个‘80后’还有个愿望,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依然有信心继续工作下去,等我90岁的时候,还要争取实现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达到亩产1000公斤,更多地造福人民!”耄耋之年的袁老雄心依旧,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深为感动。  相似文献   
2.
柯石 《党政论坛》2008,(24):34-35
那是1966年2月,正是“文化大革命”即将开始的前夕,当时在湖南安江农校从事水稻育种研究的袁隆平经过几年的科学试验和理论探索,总结出一篇题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发表在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上,很快被国家科委九局的熊衍衡发现,并及时报送局长赵石英阅示。赵石英认为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在国内外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若能研究成功,将对粮食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于是立即请示国家科委党委书记聂荣臻,聂老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宋朝诗人黄山谷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面目可憎。”近听朋友讲了一个笑话,说一位领导作报告时“语出惊人”:“我们国家现在很注重科技创新.袁隆平发明了杂交稻.种出了纳米,国家就奖他500万。”下面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4.
窦雨佳 《党建文汇》2009,(11):32-32
日前有人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计算了“身价”,据称高达1000亿元。对此,袁隆平先生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隆平先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小片试验田里已经取得亩产900公斤的佳绩。他曾经自豪地称,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则每年可以多养活4亿人: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007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大学揭幕。本次盛典上,"杂交稻之父"袁隆平荣膺"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而赵小兰、巩俐和关颖珊这几位靓丽的女性获奖者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赵小兰赵小兰是迄今为止美国职位最高的华人,是一位主管着数万亿美元年度预算、管理着数以千万计劳工的美国部长。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政策》2013,(11):93-94
中国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的演讲。习近平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第一,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  相似文献   
7.
江英华 《今日浙江》2011,(24):16-17
今年,"十二五"宏伟篇章刚刚奏响序曲,我省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待颁奖),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新药盐酸埃克替尼正式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成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1.1类抗癌靶向创新药物,被誉为  相似文献   
8.
何朝阳 《学习月刊》2014,(24):108-109
横车镇位于蕲春县西南部,是蕲春的西大门,拥有县域副中心、全市综合实力二十强、袁隆平超级杂交稻展示基地、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九棵松村等特色名片。全镇版图面积202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10.2万人,设2个党委,5个党总支(含一个非公经济党总支),9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073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杂交稻技术保持世界领先 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验收组组长程式华9月19日下午宣布,经专家测定,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试验田的超级稻加权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这标志着我国杂交稻技术在世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4):86-88
虫吃了要死,人吃了会怎么样呢?又没有拿人来做试验,所以对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我们要慎重,我要吃转基因抗虫的大米,尝试有没有问题。现时社会,对于"民以食为天"这一传统信条的敬畏感犹在。以袁隆平为标志,公众对于日渐式微的农耕文明的最后一份温情与认同得以保留。不久前在广西出席第四届中国-东盟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袁隆平足迹所到之处,可谓摩肩接踵,人人争睹"当代神农"风采,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甚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