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是人们学习和开展《汉书》研究工作最常用的权威文本,但这一古籍整理典范之作仍有不少疏漏。从古籍整理规范角度出发,对点校本在底本文字校勘方面予以考察,便发现其中尚存在着径增、径删、径改、径移、文字处理失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影响广泛而深远。在传世的众多版本中,经作者整理、修改、审定后出版的单行本有三,即1939年11月延安新华书店第一版,1949年8月北平解放社修订第一版,1962年9月人民出版社修订第二版。本文在校勘三个版本的基础上,梳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演变情况:第一版和第一、第二次修订的原因、过程,以及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调整、字数增减、重要增删、史实订正、引文变动,以此反映思想认识的深化和重要提法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3.
《说文诂林》收五种徐锴《说文系传》类文献。笔者发现,这五种文献侧重于对《说文系传》相关著作的校勘与考异。可分两类,一是单纯系传类校勘,主要围绕《系传》进行校勘整理,有4种;一是非单纯系传类校勘,对大徐本和小徐本进行比较校勘,有1种。(如表1)  相似文献   
4.
叔雅先生     
(续上期)刘文典与古籍校勘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入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经过比较,他选定先秦诸子作为校勘的主攻方向,而且一出手就是比较难弄的《淮南子》,所以叔雅先生真正搞起古籍校勘是从《淮南子》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杨洪涛 《学理论》2013,(29):224-225
乾隆皇帝将儒家经典《十三经》重新校勘整理之后刊刻成《乾隆石经》作为官方权威版本。为了提升《乾隆石经》的内容价值与准确性,《乾隆石经》必须从明北监本《十三经》的版本系统中脱离出来。为此,《乾隆石经》在校勘的过程中运用了清代宫廷善本特藏"天禄琳琅"藏书中的宋元善本经书进行对较。"天禄琳琅"藏书中的善本经书的运用对于订正《乾隆石经》中的典籍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错误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与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杰 《前沿》2014,(3):191-192
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是黎靖德汇编《朱子语类》成书之前的“语录”本,在朱子“语录”到“语类”的成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书目前为孤本,残存七卷,学界关注较少。笔者细读之后发现中华书局点校本《朱子语类》存在若干文字讹误,值得商榷。现将有疑误的地方,略加考订,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校勘文献资料是党史研究的基础。当下党史研究中的很多年轻人不懂什么是校勘、怎么进行校勘,因而校勘类的论著日益稀少。读周一平《日版〈毛泽东集〉〈毛泽东集补卷〉校勘与研究》,正可以了解什么是校勘,为什么必须重视校勘以及校勘的基本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8.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淆乱了古代文书 ,给人们阅读和利用历史文献造成许多人为的障碍。但如能掌握其规律而加以利用 ,亦有助于史学及历史文献学的研究。陈垣经过精心研究 ,写出《史讳举例》一书 ,为我国避讳学的建立 ,树立了一块丰碑。  相似文献   
9.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对研究我国医药学史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相关整理材料和释读,<五十二病方>中3个字"段"、"叚"、"尢"应作进一步诠释.帛书114行中"段"不应释为"煅",应释为"敲击、捶击";帛书158行有一字"叚",应通"虾",虾有壮阳补肾功能,对治疗癃病可谓对症;帛书200行和207行各有一字,应隶定为"亢",意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山西大学姚奠中先生主编的《元好问全集》以清方戊昌本为底本,2004年再版时曾予订正,仍有失误。现就异于方本者的失误及标点之误摘出44条供将来修改出版时参考,期望使这一流传甚广的增订本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