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琼 《人民公安》2013,(13):22-25
"棱镜"敲响的警钟,应响在每个人的心里。从今年6月5日开始,29岁的斯诺登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一个不知所踪的年轻人,一个甚至没有留下动态身影的年轻人。但他却揭开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监控事件——通过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直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10):58-59
日前,2014年美国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在纽约揭晓,《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美国》因曝光美国“棱镜门”而同获公共服务奖。之所以将公共服务奖授予《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美国》,是因为这两家新闻机构有关“监控门”的报道“具有权威性和洞察力”,帮助公众了解信息公开如何适应国家安全大框架,同时激发政府和公众关于安全和隐私问题的重要辩论。正在俄罗斯避难的“棱镜门”事件曝光者斯诺登在获知此消息后,专门发表声明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内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关系,显露出美国政府在两者之间做选择的两难困境。事件极大地冲击了美国迄今为止一直占据的全球互联网安全领域里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颠覆了美国在这个领域里主张的道德基础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分别于6月5日和6日根据一名29岁的美国人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信息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  相似文献   
4.
"棱镜门"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受到挑战。互联网的便捷性和丰富性,使其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战场,互联网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异质文化和政治理念,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采取有效措施防御互联网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消极作用,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棱镜"计划被曝光,堪称是一场震撼全球的互联网空间安全的大爆炸,掀开了互联网空间站的新纪元。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大国展示其军事力量的舞台,成为美国等西方势力舆论控制的主战场,实施渗透颠覆活动的主要武器和平台。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全被美国企业垄断,而美国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默契的合作关系,美国暗中操控互联网相关国际安全标准的制定,我国被动使用被预置漏洞和后门的互联网安全标准和信息系统,使得我国的互联网安全工作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和压力。其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制定互联网安全的国家战略且互联网安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规划,而美国拥有互联网的先天优势并一直谋求互联网空间的霸权。为此,我国应尽快完成互联网安全国家管理层面的规划布局,多管齐下筑牢互联网安全防线,积极发展网络主动进攻相关技术,在互联网安全核心领域要建立一支技术和思想上都过硬的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6.
6月12日,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在国会听证会上辩称,由于对民众施行大规模电话、网络秘密监控计划(代号为“棱镜”),美国阻止了“数十起”可能的恐怖攻击。“棱镜门”事件引发的强烈争议正剧烈地震动着美国社会,已经有前政府官员、议员和民间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政府停止网络监控。同时,欧盟国家对美国的质疑声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李恒阳 《外交评论》2014,(6):107-124
自从斯诺登向国际社会揭露了以"棱镜"项目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秘密监控行为以来,很多国家对美国的监控行为进行谴责,要求美国做出解释并道歉。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奥巴马政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调查国家安全局的监控问题。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重新树立自己在网络空间的道德形象,挽回由于斯诺登泄密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然而,情报部门的监控阴影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除,美国网络安全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斯诺登事件"促使更多国家支持互联网主权化,网络地缘政治倾向也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美国泄密者家族又迎来了新成员。2013年6月,29岁的美国青年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揭发美国情报机构的绝密监视项目"棱镜"计划——"美国盯着世界上每一个人",从而搅起全球政治风暴。泄密,在美国历史上并不是个新鲜话题。就在斯诺登曝光"棱镜"计划时,因向"维基解  相似文献   
9.
徐立凡 《小康》2013,(7):95
"棱镜门"的最大价值,是为网络与政治道德的磨合、个人自由与网络监视的冲突,做了一个再醒目不过的标注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近日在香港向媒体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多个监控公众隐私的高度机密项目,被一些媒体列为"美国史上三大揭秘者之一""。棱镜门"曝光后,迅速引发全球关注。中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以及微软、脸谱等全球性网络运营商,无不卷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警察技术》2010,(1):75-75
HMX-SW三维(旋转)视频显微系统是在连续变焦显微镜下组合了一组旋转棱镜,由微型高精度马达控制旋转,使显微镜可以旋转观察。该设备广泛用于指纹、枪弹、擦划痕迹、书写顺序、金属纤维、纸张纤维等物证的观察识别,还可以进行模具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