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继中 《东北亚论坛》2006,15(3):109-114
关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目前在国内作为热门学科发展得非常快。然而,由于该学科是在两个不同的平台上各自发展,相互之间缺少有效的统合与交流,致使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十分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与方法问题。以日本文学研究在中国、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中日比较文学之未来———方法论为议进行阐述,可以对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诠释学”或者“阐释学”(Hermeneutics)是思想方法上非常重要的进展 ,它的诠释与“成像”、对话与沟通、诠释循环与过度诠释、互动认知与双向诠释等主要原则 ,对比较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首先了解对方 ,然后从对方的角度和视野来观察和进一步了解自己 ,使双方对自己和对方都有了新的认识。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理论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一些非汉学家的理论家开始以一种“非中心论”的心态来探讨西方和非西方文化 ,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新的理论 ,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中心论的基石。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迅速突破了封闭的西方文化体系 ,进入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相互参照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李卫涛 《思想战线》2005,31(4):71-75
韦勒克、艾金伯勒、伯恩海默以及中国学派等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上的相关观点勾勒出了一条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轨迹,而这条跨文明研究轨迹又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寻求不断地超越狭隘的西方中心主义束缚;二是从异质性和互补性来丰富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内容.  相似文献   
4.
5.
20世纪是各种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层出不穷的时代,比较文学在这个理论浪潮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并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比较文学的“再生”和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必须要超越文学的疆界,但超越文学不是为了逃离文学,而恰恰是回到文学,其结果不是为了消解文学而是为了发现文学的新的成长点——即建立一种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新的比较文学.这种比较文学将会逐步发展成为疆界扩大、内容丰富、开放性的世界文学.在进一步详细探讨比较文学的发展策略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终将为全球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吴宓(1894-1978),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赴美留学哈佛大学,先后在国立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41年当选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者。著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相似文献   
7.
王菊 《学理论》2013,(20):245-246
在高等民族院校中开设"比较文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向学生讲授国内汉族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之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针对各民族的文学传统,有必要讲授一些国内少数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比较,甚至国内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这样才能更有助于让这门课程走向不同民族身份的学生,便于让他们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地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更利于他们学习和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8.
朱健国 《唯实》2007,(4):94-95
李斯先生,近日在电视剧《秦始皇》中又见到尔,幸乎不幸乎?与《史记》中一笔带过不同,尔在剧中反复几次向秦始皇秘书赵高感叹自己从“厕鼠”变“仓鼠”的喜悦,殊为令人深思———虽然先生留在《古文观止》中的名篇是《谏逐客书》,其实真正的独创性思想是“仓鼠论”:“人之贤不肖  相似文献   
9.
中古志怪作者在“征实”这一早期小说观念的影响下 ,忠实地记载了很多的民间故事。从民间故事类型学的角度看 ,它们往往是在世界范围内流播的民间故事的中国版本。如《搜神记》中的“毛衣女”、“谈生”、“李寄斩蛇”、“费孝先”等故事 ,便分别属于“天鹅处女”、“梅露辛尼”、“龙穴脱险”、“聪明的劝告”等故事类型 ;另外 ,《搜神记》和其他中古志怪作品还提供了诸如“动物报恩”、“陷城为湖”等故事类型的许多异文 ,而且这些文本纪录时间极早 ,超过了西方搜集者能够搜集到的所有非汉语文本。据此 ,应对中古志怪中的某些文体性质重新定位 ,将其视之为“传说”与“故事” ,而非通常所认为的“小说”。  相似文献   
10.
建构《外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的中国体系要以本土文化为契合点,对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热点与难点、成就与问题、不同学术观点与流派、发展趋势与方向作出全面的梳理及客观评估,使《外国文学史》在学科领域的规范教学中与本土文化教学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本土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合理的认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