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丁龙召 《前沿》2003,(1):115-118
民族问题理论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和民族工作部门所关心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实践的目的出发 ,提出从理论上将民族问题划分为两种存在形式 ,或者说将现实存在的民族问题分为显现性民族问题和潜隐性民族问题两大类。根据民族问题两种存在形式的不同特点 ,并在解决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叶良芳 《人民检察》2022,(24):43-44
<正>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是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规定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前提下增设的一个罪名。实践中,由于该罪具有主体特殊性、行为隐蔽性、手段技术性、后果潜隐性等特点,给司法认定带来诸多难题,需要加以专门研讨。一、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构成要件的理解在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构成要件中,容易引起争议的是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的范围问题。该案就涉及私募基金实际控制人姜某和公募基金经理柳某交流、推荐股票的内容能否认定为“未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3.
罪犯隐性教育理论述评与实践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矫正教育内容能否为罪犯接受、内化,教育方法的配合适用与之关系密切。以罪犯道德培养、认知改善为主导的教育内容,更宜于运用隐性教育法。潜隐性是罪犯隐性教育的本质特征。罪犯隐性教育研究,能够丰富和完善矫正教育理论体系,促进罪犯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健全,改观目前隐性教育实践常见的经验化、零散化、边缘化局面。隐性教育资源(因素)开发利用,可采用诸如人格感染、榜样示范、制度巩固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尸体明显部位出现的损伤,检验时是容易发现的,倘若出现在隐蔽部位,那些不惹人注意的细小伤痕和附着异物,临场检验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已呈“巨人观”的腐尸,在其尸斑、尸绿等处亦要从中去发现有无细小的、潜隐性的损伤。现在各地推行火化,检验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给某一案件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本拙文在此重提,其本意是供同仁们在临场检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方付建 《学习月刊》2011,(15):40-41
随着网民的快速增长以及与公众的日渐重合,网民内部分层和分化越来越明显。网络水军是网民在分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群体。网络水军指潜隐于网络之下,通过编帖、发帖、顶帖、回帖、转帖、删帖等方式影响、改变甚至操控网上议题、观点倾向和话语数量的组  相似文献   
6.
张健 《党政论坛》2008,(3):22-23
如果说,在市场经济初期,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是"生产决定消费",那么,进入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今天,这一特质则在逐渐潜隐,并反过来展示为一种"消费主导生产"的新型逻辑。基于这一逻辑,当代社会经济生活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其中社会财富内涵的扩展及其衡量尺度的演变就是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从存在类型上讲有显隐之分,二者相比较、相区别而存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之中,受教于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中,贴近人们的社会生活,它的开展不为特定的时空所局限,具有渗透性、生活性、开放性、潜隐性等独特品性。  相似文献   
8.
汤媛 《长白学刊》2022,(6):146-152
中华优秀礼仪文化是中国社会世代相袭的重要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代际传承的宝贵文化资源,是中华儿女精神建构的丰厚文化滋养,集整合社会秩序、明确伦理界限和规范个体行为的作用于一体。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深刻阐释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把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核心要义融入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中,发挥其在社会、政府和个体三个维度的重要价值意蕴。社会层面,厚植良好的文化土壤,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坚实稳固的文化基础;政府层面,提高基层的治理实效,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提供风清气正的现实环境;个体层面,提升民众的综合素养,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培养德行合一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