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真 《人事天地》2007,(10):14-15
2006年9月20日,越南传奇特工范春安在胡志明市的一家医院去世。上世纪60年代起,他先后为路透社、《纽约先驱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工作,最后在《时代》杂志干了11年。白天当记者,晚上则向越共提供情报。有一段时期,他成为法国、南越军队、CIA和越共的“四面间谍”。同时,他也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情报分析家。  相似文献   
2.
1954年7月23日,钟声刚刚敲过19时。埃及警官萨基·马纳维上尉正在例行夜间巡逻,突然听到一声尖叫,只见“里约”电影院的进口处冲出一名男子,上衣已经着火,正拼命地扑打着。马纳维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他按在地上不停地滚动,直到火苗全部熄灭。 一场虚惊过去了,伤势看来不重。这时,一个眼镜盒从那件烧毁一半的上衣里掉到地上,从里面洒出一些黑色粉末。上尉愣了片刻,然后弯腰嗅了一下眼镜盒,有一股磷酸盐的气味。  相似文献   
3.
经过28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于2月26日晚抵达伊拉克北部最大城市埃尔比勒。第二天,我们赶往萨拉丁,采访当天召开的伊拉克反对派会议。那里不仅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库尔德民主党武装士兵、甚至还有不少美国的特工人员,这引起了拥入伊拉克北部的各国媒体记者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如俏到 《廉政瞭望》2012,(21):72-72
英国90多岁的女特工、二战期间功勋卓越的铂尔在回忆往事时曾提到,在接受训练时得到的指示是:一旦被俘,要保持48小时的沉默,以便同伙有时间逃脱。  相似文献   
5.
在联邦调查局,有很多像“凯尔”这样的特工。他是一位出色的调查员,做事积极主动,每个上司都会将这种类型的特工人员视为珍宝。就像好人身上有时会发生的情况那样,凯尔的性格和行为却在一些细微方面开始有所变化.他的工作质量在慢慢下降。一天,凯尔的上司告诉特丁主管说,他认为凯尔可能已经准备好更换工作了.并请求将凯尔调到其他分队。  相似文献   
6.
秃鹫间谍     
田启 《江淮法治》2013,(12):52-54
如果一只飞蛾停靠在你的窗户上,你说话时一定要小心了,因为它实际上可能是一个特工2012年12月1日,苏丹克瑞内克镇出现了一只神秘的秃鹫苏丹当局对这只秃鹫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体内植有GPS定位芯片以及微型摄像机,并在摄像机里发现了苏丹诸多军事要塞的录像。苏丹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7.
杨飞  张均 《广东党史》2012,(9):26-30
1941年8月,在美国退役飞行员陈纳德将军的帮助下,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即"飞虎队"。在此后数年中,直至抗战胜利,技艺高超的"飞虎队"队员在陈纳德将军带领下,给予日本空军以沉重打击,而陈纳德将军也由此成为日方特工的头号暗杀对象,迭遇凶险。其实,七十多年前,中日双方围绕战争展开了多次刺杀对决。  相似文献   
8.
他功勋卓著,他的一条情报救了500名战士,他变身“敌特”挫败越狱暴动,他在隐蔽战线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1935年,年仅18岁的他踏上了革命道路。1941年,他被党组织派往前苏联红军军事学院学习,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学成回国后,他受党委派到敌占区单独执行潜伏任务,从此开始了他的红色特工生涯。解放后,因组织和形势需要,他留在河南省新乡、郑州等地继续"潜伏"。直到1968年,他才结束了27年的特工生涯,公开身份,重新回到阳光下。在隐蔽战线长达20多年的工作中,他功绩卓著,屡立奇功,他提供的一条情报曾挽救了上百名战士的生命,他身份百变,灵活机动,难辨真假,曾利用假身份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解放后,他更以"敌特"身份挫败了敌人的越狱暴动……他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10.
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潘汉年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他机智勇敢,无线电技术娴熟,曾发出德军进攻苏联的准确日期、国民党徐州“剿总”的兵力部署等机留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