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182篇
中国共产党   334篇
中国政治   600篇
政治理论   259篇
综合类   2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认识包括现代性内生于现代生产、现代性外化于工业化、理性是现代性的主要标志等,而当代中国的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在方法论意义上、时代性上、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具有相通之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是当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一把钥匙。在此基础上,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特色:坚持并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导向,建立"五位一体"的现代性发展格局,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7,(8B):74-75
[矩阵Matrix专题] 矩阵切换器(以下简称矩阵)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将前端采集的视频图像从输入通道切换到输出通道。矩阵的出现,是因为视频监控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规模扩大。而对视频源的要求也不断增多,显然一对一的显示已力不从心。为了满足多通道视频图像的显示、切换,调看、分配.共享就必须要使用矩阵,一般来说。在大型监控工程中32路以上的电视墙都要使用矩阵,这也是硬盘录像机系统所不能取代的功能。矩阵自诞生开始,就一直没脱离其4U-6U的机架式“黑匣子”外观,其保守而庞大的外观不像硬盘录像机那样具有灵活多变的外观获得民用用户的青睐。矩阵进入我国安防视频监控领域中的应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矩阵也在不断的变革和完善,最典型的变化奠过于模拟矩阵到数字矩阵的进化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阳敏 《南风窗》2007,(17):82-85
一年来,于丹热了,《论语》热了。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国民间的复兴早就开始。有人说,这是在革命年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也有人说,这是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虽然它背后有市场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知结构理论、现代性理论以及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作者的一种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5.
陈祥波 《南风窗》2007,(19):17-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凝固语法结构的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此前的表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是一个不稳定的修饰词,是对"社会主义"这个主干词的限定,而无论是从1982年的历史状况、政治现实,还是从邓小平的话语内涵和后来执政党的相关阐释来看,都是新时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解释,但是这个时候这种新解释还没有定型,具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特点,它更像是一系列具体执政方针和措施的总结和罗列。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性的时代发展,现代性反思和重建已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正是在这一境遇下,现代法治也开始发生了重要变革,形成了法律多元主义的规则秩序、互动平衡的功能取向、反思回应的程序主义诉求等发展走向。因此,我们应立足于现代性反思和重建的时代关怀,积极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间坐标,应当着眼于“后礼法”这样一个关节点。在“后礼法”时代,既要认真对待“礼法”时代之“礼”在“后礼法”时代的历史遗留物,更要积极应对“后礼法”时代本身对于中国法学提出的挑战。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空间坐标,应当从“中国与西方”这种传统的法学空间图式,转换到“中国与世界”这一新的法学图式中来。在传统的“中国与西方”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西方法学来定义的,在“中国与世界”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世界法学来定义的。通过建构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空坐标,有助于中国法学树立起自我意识与自主观念,承担起为世界法学做出“中国贡献”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认真对待中国反思性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两位学者提出了中国反思性法制现代化观点。这种新观点可能受制于一种“新的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西方现代性理论和法律范式转换理论并不能直接嫁接到中国法制现代化理论上。如何在当下中国的反思性法制现代化观点基础上,建构真正具有中国立场和中国品格的自反/反思性法制现代化理论,是需要学界认真对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初"登陆"中国文坛后,易卜生在中国所形成的社会效应以及他在文学界与艺术界所赢得的广泛认同,以及对中国文学现代性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任何外国戏剧家所无法比拟的.另外,易卜生在思想及戏剧艺术两方面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所展现的启蒙与指导意义,并使这批艺术家们将易卜生归为自己在现实生活与剧本创作的双重楷模,而这样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这个领域研究不可绕开的重要话题。学者们围绕马克思是否研究过现代性、现代性的内涵与现代性的困境、马克思如何展开他的现代性理论以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各抒己见,梳理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到当前马克思现代性理论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了学界下一步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