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34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296篇
各国政治   714篇
工人农民   854篇
世界政治   28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24篇
法律   12237篇
中国共产党   22356篇
中国政治   24831篇
政治理论   8228篇
综合类   13906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805篇
  2022年   844篇
  2021年   927篇
  2020年   994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1089篇
  2015年   2295篇
  2014年   6992篇
  2013年   6564篇
  2012年   7772篇
  2011年   7425篇
  2010年   6856篇
  2009年   7079篇
  2008年   7946篇
  2007年   5525篇
  2006年   5164篇
  2005年   4013篇
  2004年   3216篇
  2003年   2551篇
  2002年   3055篇
  2001年   2383篇
  2000年   1905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艾思奇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是我们"党的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毕生精力,作出了令人敬佩的卓越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出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与中国发展和中国妇女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可使其更加适合中国妇女发展的国情,契合中国妇女解放的需要,解决我国妇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已有百年历史,在此进程中,随着国情的变化,妇女理论的主题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立足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回答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能、向何而去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需要从党的领导、人的全面发展、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媒介、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分期和妇女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五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相似文献   
4.
《实践》2021,(4):22-24
在两个百年交汇节点,以建党百年为契机,面向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体现了总书记深邃的理论思维、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具有很强的时空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现实指导力。  相似文献   
5.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的力量源泉,其生成有着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承继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抗击灾难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从实践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的砥砺和淬炼。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全过程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跨越式发展,是优越于西式民主的中国式民主,是人类民主政治的新形态.全过程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进行了扬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其精髓在"全",根本任务是巩固党的领导,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民主的当代构建可从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加强培育现代公民文化、推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构建人民民主国际话语权这几点着手,从而开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行河长制过程中纷纷探索"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的新模式,但各地却出现了政府网络治水参与平台建设之"热"与公众网络治水参与之"冷"的鲜明对比情况.基于"期望—手段—效价"的理论视角,利用广东省S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以及样本河涌的客观数据,构建"个人—河涌—区政府"的多层次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河长制背景下,"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度受到期望、手段及效价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公众期望中的参与效果评价正面影响公众网络治水参与度;政府环保信息公开透明度感知、政府回应性和政府营造良好社会治水氛围的力度等政府工具性手段显著驱动公众网络治水参与;公众对治水重要性的评价能够促进公众网络治水参与.  相似文献   
8.
刘书林 《政治学研究》2022,(2):138-149+17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新发展理念列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十个“明确”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本文从新发展理念产生的宽广的理论视野与现实需要的角度,论述了这一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百年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新时代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论证了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展要落实到共同富裕,这些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理念的根本区别。同时,本文根据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精神,逐项深入挖掘了新发展理念五项原则的丰富内涵,辩驳和清理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对各项原则作了历史的和理论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10.
2019年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40周年,也是美伊对抗的40年。美伊关系的症结在于各自国内均存在强大的反对对方的政治势力,特别是美国社会对人质危机的记忆以及反对伊朗的政治游说严重限制了美伊关系的发展。美国视野下的"伊朗问题"始于"伊朗伊斯兰政权问题",延伸出"伊朗核问题",又因"伊朗扩张问题"而更加复杂。其中,"伊朗核问题"是近期美伊敌对关系的集中体现。由于上述三大问题相互叠加、相互联动,"伊朗核问题"将会更加复杂难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