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鹏 《法制博览》2008,(21):42-43
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此后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终。  相似文献   
2.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5):49-51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  相似文献   
3.
序曲 宜昌一带,古称夷陵。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册。  相似文献   
4.
每年两会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均会聚集首都北京,为祖国的发展大计建言献策。其中对政府财政预算报告的审议也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然而,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大代表提出“看不懂政府财政预算报告”。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核心内容,如何能让财政预算报告“阳光透明”,如何让人大代表乃至平常百姓能够了解到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花到什么地方去了等更多公开的政府信息,既是保障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内容,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5.
余耀华 《各界》2011,(9):45-47
长平之战,秦昭王强令白起撤兵之后,形势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初秦昭王答应韩、赵的求和是有条件的,就是“割韩垣雍、赵六城”。秦国退兵后,韩国如约向秦国献出了垣雍,赵国却反悔了,不但没有割让六城,而且还遣使齐国,欲联齐抗秦。秦昭王知道自己被赵国耍了,气得暴跳如雷,立即下令自起率兵伐赵。  相似文献   
6.
反调不好唱     
赵玉平 《廉政瞭望》2013,(20):63-63
其实,白起的遭遇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重大决策上,往往是作为专家的下属难以说服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白起选择的是强硬坚持自己的主张,力陈无效后.置身事外消极不配合,结果在秦国吃了败仗以后,自己也被迫自尽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