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祭父文     
林毅夫 《台声》2002,(7):9-9
维公元2002年5月16日,旧历壬午年四月初五日,不孝孤哀子毅夫闻父仙逝之八日,始得泣血顿额,祭奠于吾父在天之亡灵。呜呼!吾父忠厚天授,慈孝性成,品重璋,祖母在世,晨昏定省,亲奉羹汤;亲朋有难,仗义行善,急人之急,虽儿未敢赞一词,而令誉己交孚众口。正当蔗境益甘,松笃贞完,本应艾年颐和,胡竟岁逢其厄,天年不遂,片时诀别,鸿仪抑抑,方柱石之常瞻,鹤驭迢迢,却之顿失。北堂萱萎悲未已,复吟陟岵泪无穷。白云空望断,乌鸟切遐思,风木有余恨,当废蓼莪诗。断肠黄泉畔,悲怆不堪向人言。呜呼!吾父识字不多,然记忆过…  相似文献   
2.
肖地楚 《湘潮》2005,(4):52-53
1944年,毛泽东决定把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当作党风教材,号召全党认真学习,“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当前,重读甲申故事,不禁让人思索良久,感慨良多。感慨之一:以“甲申”为鉴,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甲申  相似文献   
3.
4.
《前进》2012,(8):60-F0004
北方水城 中国沁州第四届端午民俗文化节以“文化让水城更精彩”为主题,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沁县的传统文化魅力和历史文化特色。开幕演出,沁州文化秀在蔚蓝色的湖面上,一群美丽的女子快乐地追逐嬉戏,演绎着《诗经撕传“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拉开了文化节的序幕。接着用传统曲艺三弦书讲述阏与之战的故事,用歌舞展现了元惋十步成诗、王通铜韫讲学的历史瞬间,观众大饱眼福。接着是舞龙、高跷、龙舟舞和婚嫁仪式表演,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即在务川这块土地上开荒辟草、繁衍生息。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仡佬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留下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仡佬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产生变化,丰富多彩的仡佬民族文化正在逐步走向消逝,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成了当前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先生在重庆发表了历史散文《甲申三百年祭》。选择这一天是意味深长的,因为正是在1644年3月19日,闯王李白成杀进了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立国276年的明朝灭亡了。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的注意,他将其列为整风文件,并多次号召全党认真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因此而扬名。恰逢建党90周年,重读《甲申三百年祭》,有了一点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荆楚地区年节习俗绚丽多彩,特别是荆楚端午习俗更是撩人兴味,它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先贤屈原的缅怀之情,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亦具潜移默化陶冶人们性情的力量,是弥足珍贵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物质的无形的东西往往比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更加重要,我们不仅要予以有效保护,同时还要善于利用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宝库。  相似文献   
8.
水乡粽香     
“小脚粽子芦叶包,两勺糯米一勺枣,手捻的麻绳拴在腰,托在手心三个角翘。锅里烧十滚,粽子翻个身,汤绿稻花香,门口站着盼儿的娘。”这是我家乡的一首童谣。生动地描绘了包粽子的过程。家乡的人们用芦叶包粽子,每到端午前后,雨巷里总有水乡女子糯软清甜的叫卖声:“粽箬卖呀——”母亲便循声赶去,买上五六斤,扎成一把一把的,晾干后挂在墙角备用。  相似文献   
9.
张洁 《侨园》2014,(7):12-13
120年前的1894年7月25日,日本军舰在朝鲜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不宣而战,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失败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其根本源于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腐败落后。甲午战争的失败,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变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黄禹康 《党史博采》2011,(11):28-30
1944年3月19日,是明王朝灭亡三百年纪念日,重庆《新华日报》连续刊载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由于立场不同,国民党认为《甲申三百年祭》“影射当局”,对文章进行大肆围攻:毛泽东则把《甲申三百年祭》视为“胜利时骄傲”的鉴戒之史论,列入延安整风文献,告诫共产党人不要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