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际关系学者普遍将美国GDP全球占比作为衡量美国经济霸权的指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项指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很多学者将这种现象解读为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美国经济霸权是否在逐渐衰落?对于美国衰落的观点,反对者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美国GDP占比已不能作为衡量其经济霸权的指标.然而,既有研究在"美国GDP全球占比"问题上仍然缺乏深入分析,对美国经济霸权的界定也模糊不清,无法对二者的关系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美国GDP全球占比与美国经济霸权的关系.通过使用时间序列分析的定量方法,文章对1970~2018年美国GDP全球占比及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国内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是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的显著原因.同时,根据对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发展情况的分析,美国制造业外移促进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繁荣,使美国经济影响力渗透到全球市场.虽然美国制造业外移导致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但1970~2018年美国GDP全球占比的下降并不能说明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相反,随着美国制造业的海外扩张,美国经济霸权却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沿海外商直接投资外移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外商投资区位优势加速变迁,国际经济环境剧烈变动,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各国对国际直接投资(FDI)的争夺日趋激烈等因素影响,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FDI大量外移。减少FDI向国外转移,促进其向内地转移,既有利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升级,又有利于推动内地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增加国内就业机会。促进沿海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FDI内移,必须正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避免工业化进程中好高骛远,选择内地区域中心,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拓展产业链条,降低外商投资内地的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3.
关于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考——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总部经济的技术和知识含量高、集约程度高、辐射功能强大等特征以及总部企业入住的一般条件和评价指标。以青岛为例,分析了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空间,对总部经济发展阶段和总部聚集区规划高端定位等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制造基地向外发展、建立推进总部经济的工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海峡两岸直航困难,船籍问题复杂进行了探讨,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并希望本着“一个中国,双向直航,互惠互利”的原则,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直接通航。  相似文献   
5.
台湾制造业产业群落地理分布相对集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产业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经历了经济转型与产业外移后,台湾制造业产业群落地理区域分布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与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与重化工业产业群落地理分布特征与发展,传统产业群落地理分布因篇幅所限从略。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北约战略调整的精髓是功能 (职能 )“外移”。北约功能“外移”主要体现在 :北约东扩———地理“外移” ,这是实现功能“外移”的载体 ;机构改革———职能“外移” ,这是实现功能“外移”的根本保障 ;“积极干预”和“主动干预”———目标“外移” ,这是北约新战略演进目标。北约功能“外移”对欧亚安全格局及北约自身国际地位的提升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5)
导致我国海运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中资船舶登记外移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运服务贸易逆差与中资船舶海外移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海运服务贸易逆差与中资船舶海外移籍之间存在反向的关系,关联度为0.6643,中资船舶登记海外移籍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国轮承运国货的比例,使在海运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增加。因此,本文就吸引中资船舶回国登记,改善海运服务贸易逆差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台湾人口外移的规模、结构、流速、流向出现复杂多变的特点,尤其是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快速流失备受关注,给岛内社会经济带来极大影响。未来5-10年,随经济全球化的调整深化,台湾作为国际人口迁移链的中段,人口外移从"走出去"的响应者转变为安迁者从核心地带的依赖者转变为选择者从在目的地的实践者转变为回流者。  相似文献   
9.
当前青年返乡创业的潮流是在我国中西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结构性重组的背景下产生的。返乡青年在家乡县城开创的小微型企业以及各类个体工商户,构成了县域多元社会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发性外移”与“中间性上移”是当前县域社会整体结构大转型的凸显特征,因此需要用新型的内发性视野来重新审视县域社会中返乡青年的创业类型与创业机制。本文在理论上一方面试图厘清当代县域社会新内发型创业情境的变迁,另一方面探索性地揭橥县城作为我国“中间社会”的情境特性。在经验上,以云南省文山市(县级市)为研究范围,对近年来青年返乡的微型创业类型进行观察,并尝试展现传统内生关系在新型经济体中的韧性和杂柔性,以及创业主体的多元化在地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