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元1133年秋,皇帝赵构将岳飞召到首都,亲自书写“精忠岳飞”四个大字.制成锦旗赏赐给他。同时,要在京城为他建造府第。岳飞辞谢说:“敌未灭,何以家为?”大敌未灭,要家干什么?为此,皇帝赵构相当喜悦,很亲切地征求岳飞的意见:“你觉得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太平?”岳飞回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就可以天下太平。”据说,赵构很吃惊,没想到一介武夫能说出这么有水平的话。不久,刚过而立之年的岳飞被授清远军节度使,封武昌县开国子,成为长江中游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相似文献   
2.
元芹 《各界》2013,(8):55-56
公元765年春,时任剑南节度使的严武暴毙于成都,年仅39岁。这位封疆大吏的死触发了诗史和历史上数件极为奇葩的逸事。葬礼中,严府门客、大诗人杜甫动情地写下两句诗:“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将严武与“道德标兵”颜回、“忧郁王子”贾谊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3.
倪方六 《法制博览》2010,(19):75-75
五代节度使温韬盗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内有意外发现。在温韬盗陵过程中,有意外发现的不只此一座,比如,在挖开唐懿宗的简陵后,竟然发现里面有18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银人。为了将这些银人弄出地宫,温韬想出的法子也十分令人意外,也是怪招一桩。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坐像——乐山大佛,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据《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发起修建大佛的是海通禅师,但"全身未毕,禅师去世",其后继修的组织者是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海通修了弥勒坐像的头部至肩部,章仇兼琼刻上身至膝部,韦皋凿膝至底部莲座。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09,(11):47-47
李益,字君虞,凉州姑减(今武威)人,生于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卒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中进士,曾任郑县(今河南郑州)尉,县主簿。后因仕途失意,便弃职游历幽州、河朔一带。据卞孝萱的《李益年谱稿》记载:自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宪宗之和元年(806年),  相似文献   
6.
姜雪艳 《党建文汇》2013,(11):61-61
自后蜀皇帝孟昶创立了对联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后。它就逐渐成为一种抒情言志的重要载体。而来自草根阶层对于官员的讽喻之作。由于心为笔。血为墨。往往入木三分,辛辣无情,格外为百姓所喜欢。五代后晋的宋州节度使赵在礼,因其贪婪无度,刮尽地皮,  相似文献   
7.
旧五代史 卷一十七 列传七 田颓,本扬府之大校也。《九国志》:颓字德臣,庐州合肥人。殊延寿,不知何许人。《九国志》:延寿,庐州舒城人。唐天事占初,杨行密雄据淮海,时颓为宣州节度使,延寿为寿州刺史。……  相似文献   
8.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10,(15):F0002-F0002
民间传说,元稹是遭雷击而死的。这么说,显然太过恶毒,《新唐书&#183;元稹传》的记载是“暴疾”,就有些接近真意。元稹是一个很会混的人,他出身不高,又是孤儿,但通过不停地写诗,又不停地依附京兆尹韦夏卿、宰相裴珀及宦官诸人,青云直上,官至宰相、节度使等要职。元稹的好朋友白居易说他“以权道济世,变而通之”。  相似文献   
9.
但凡为官,便有上任与离任之时。有的上任时风光无限,离任时却溜之大吉;有的上任时悄无声息,离任时却众人夹道送行。其实,上任和离任都是光荣之事,但二者却有不同内涵。我国古代官员离任情形可谓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五代后晋的宋州节度使赵在礼,在任时,弄权牟利,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他离任时,乡民们在衙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以示"欢送"。对联是:"早走一天  相似文献   
10.
张军 《法人》2014,(3):92-94
正历史上有谁竟敢关掉皇帝私设的小金库?还真有人敢这么做,他就是唐代的陆贽看罢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犯迷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城"。全天下都是皇帝家的,他还需要设立个人的"小金库"?再说,皇权至高无上,他就是想建个"小金库"什么的,谁还能让他关了撤了?确实,按寻常道理,是可以这么理解的,但历代天子为了标举"与民共治"的圣训,往往不是一个人霸着天下的财富而独享独用的,他们总是通过设立度支或者户部的什么机构来支配那些钱财的,比如用于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