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海峰 《学理论》2015,(5):40-42
兰州市城关区创建了我国西北地区首家虚拟养老院,在健全和完善社会养老制度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实现了养老服务模式的新突破。以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例,分析了虚拟养老院在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及启示如下:降低养老成本,提升养老效率;健全完善虚拟养老服务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借助科技信息平台,实现虚拟养老运行模式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虚拟养老院的居家养老模式是目前苏州解决养老问题的首选模式。但是,在推行中尚存在着策略研发不成熟、资金融入渠道狭窄、养老服务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和待遇低等问题,应调整政策设计中具有选择性指向的策略,建立老龄服务策略实施的监督机制,给予民资进入实施的政策辅助,完善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机构,建立老龄人口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倡导刚退休人员参与老龄人口服务行列,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尊老和养老的促进机制和提升孝道理念。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托老服务“叫好不叫座”现象背后的原因,总结了“虚拟养老院”成功的经验、特点和优势,分析了专业养老社区的成败、利弊以及社区服务的类别、作用和方向。文章认为养老的服务职能社会化、服务地点社区化、服务机制市场化和服务联结网络化是打破我国养老困局的基本路向。社区养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主体属于社会企业,其发展不能离开“养老事业高于养老产业”“养老福祉高于养老利润”和“养老的社会效益高于养老的经济效益”三个前提。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中国要探索有本土特色的“低成本-高品质-广福祉”的依托社区、整合资源的现代化养老方式,即通过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实现多数老年人的“在地老化”之梦--安养、乐活和善终。  相似文献   
4.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在养老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分析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个案,系统分析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要素、流程与管理机制,最后对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经验、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智慧养老是解决当前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虚拟养老院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养老资源,实现科技与传统的跨界融合、医疗与养老的整体性治理,成为突破传统发展困境的新型智慧养老模式,代表着养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目前,虚拟养老院的发展优势与潜在问题并存,需要通过树立优化组合的"工具箱"理念,完善隐私保护体系,加强制度与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发挥智能技术的支撑作用及动员多元主体实现协同供给等路径来推动虚拟养老模式与智慧养老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凤娇 《前沿》2014,(21):146-147
面对中国老龄化的社会背景,研究当代城市虚拟养老院这一养老新模式,对破解中国养老难题,缓解社会资源紧张,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层面,是一项值得关注的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养老服务是一项应对老龄化的长期任务,虚拟养老院是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的经验探索。苏州市姑苏区(沧浪)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和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采用企业化运作和政府运作的方式,代表了不同经济发展状况的两种不同的虚拟养老院模式,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两种虚拟养老院在职责定位、资金来源、队伍建设、加盟企业发展、存在问题、运作方式、标准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深入比较的基础上,阐明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的对策措施。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是单纯依靠某一个部门或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应发挥好包括"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包括子女和老年人自身)"在内的各个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发展养老服务的合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