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团元 《学习月刊》2010,(17):44-44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前不久逝世.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报道钱老遽归道山的同时.引出在钱老之前仙逝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钱三强.沉痛地宣称:被周恩来总理命名的、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三钱”从此成了绝响,历史悄然合上了这一页。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国籍法》主要内容的解读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颁布至今,其对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方面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儿童和成人的双重国籍上。而双重国籍无论对国籍国还是第三国都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通过国内立法、双边条约和国际公约等途径来消除和预防双重国籍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吴小英 《青年研究》2012,(4):12-21,94
本文将青年研究30年的代际更替放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来考察,指出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诞生和繁荣,到90年代初中期至世纪之交青年研究逐步走向沉寂和分化,再到2000年之后青年研究重新复苏以来呈现的泡沫化与多元化,这一迭宕起伏的历史反映了共青团血统出身的青年研究贯穿始终的学科化焦虑。长期以来徘徊纠结于意识形态化传统和学术规范化传统之间,造成了青年研究的现实困境。而要改变这种不景气的现状,青年研究必须通过范式变革走向非青年化和非学科化。  相似文献   
5.
亲子关系诉讼中的血缘鉴定之强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亲子关系纷争中,以血缘亲子关系是否真实存在为其主要争点,而这种真实性的确认通常需借助于血型或DNA等血缘鉴定等科学方式。然而,血缘鉴定需要相关当事人配合以提供血液或毛发等为科学鉴定之样本,如此就牵涉到当事人的人格权保护、血统真实主义、裁判公正需要等价值权衡下的选择、取舍。参仿国外并立足国情,以子女最佳利益保护为根本,适应诉讼上的真实发现与裁判公正之需要,对血缘鉴定于具体个案实践中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两方面结合为考量,可以采用强度程度不一、具体方式多样对血缘鉴定对执行以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颁布至今,其对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方面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儿童和成人的双重国籍上,而双重国籍无论对国籍国还是第三国都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通过国内立法、双边条约和国际公约等途径来消除和预防双重国籍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曾鼎 《廉政瞭望》2018,(6):81-81
该书完整地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微软创始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比尔·盖茨曾大力推荐《基因传》,并在书评中写到.技术的善恶完全取决于我们——不止是科学家、政府官员和财富足以创建基金会的人——对这些新技术的思考,以及这些技术应当如何被使用,又不应如何被使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的深化,我国1980年《国籍法》中有许多法律条文已不合时宜,部分条款的内容容易引发双重国籍现象的产生.因此,在坚持《国籍法》基本原则的同时,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现行《国籍法》的相关条款,出台与《国籍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以构筑较为完整的、能够调整和规范国籍各方面关系的《国籍法》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莫斯科中国城是与克里姆林宫紧紧相连的中心城区。俄罗斯第一个沙皇伊凡雷帝的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摄政期间建成该城区城墙后,为纪念其祖居之小中国城而将此城区命名为中国城。她是金帐汗国万人长马迈的后裔,具有中国血统。  相似文献   
10.
在“台独”的诸种分裂理论中 ,有人企图利用原住民的“血统祖先论”作为构建“台湾民族”的“本土”依据。该论以所谓“学术性”的方法推导出当代台湾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原住民的血脉后裔 ,企图从种族、血统的脉络上割断台湾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通过夸大 17世纪台湾原住民的人口基数 ,以编造数据和篡改史料等手段进行所谓的血统“证言”。本文通过史证的分析 ,证明了所谓“血统祖先论”完全是伪造的证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