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权利表见责任研究——以物权法善意取得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焜 《政治与法律》2007,13(3):83-88
善意取得理论解决的是外观信赖人取得受让财产权利的正当性问题,而真权利人丧失权利的法理正当性则在于其应承担的权利表见责任。权利表见责任,即所谓“对权利表象的责任”。权利表见责任有其认识论和实践论上的必然性,其法理基础在于理性受意人角度的意思表示解释理论。权利表见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法律上的拘束,是作为第一性的义务,而非第二性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毕玉谦 《证据科学》2007,15(5):97-112
在诉讼上,作为一种证明手段,在一定条件下,表见证明的运用始终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在实务上,目前表见证明的应用遇到很大的困惑和障碍,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理论上对于表见证明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界定,或者说,虽然有界定,但是,在破解实务上的疑难问题时,涉及的相关概念、范畴与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明晰.本文试图从表见证明的理论、实务等方面,对其基本属性、有关的争议焦点及应用功能进行论证并取得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橘颂》奠定了屈原人格的基本思路。他把国家、君王看作是王道在历史实践中的直接显现,这一思想逻辑直接导致了他的“昏君和腐败的国家具有永恒的合法性”的观念。祖国则是一个情感概念。屈原的痛苦与悲剧就在于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分析屈原作品及屈原之死对剖析其人格精神背后的政治文化及导致其悲剧的文化根源均有时代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
医疗事故纠纷举证责任倒置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也有不适应实践和出现理论疑难的情形。本文以个案分析为进路,试图说明在某些医疗事故纠纷中,建立表见证明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期实现社会整体公正与秩序和社会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5.
方国云 《台声》2002,(7):47-47
5月火红,年近八旬的梅可望老人带着家人回到湖南省临湘市桃林镇钟梅村寻根。在家乡领导们的热忱接待中,梅可望老人那样不安地频频表示由衷的谢意;在小学生们挥着花束的欢呼声中,梅可望老人和家人一起热泪盈眶,尤其是在村里的乡亲们面前,梅可望老人更是体验了心灵的震动。梅可望先生是原台湾东海大学校长,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教育家。梅可望对家乡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多年来,梅先生为故乡的教育事业慷慨解囊,他曾捐资30万人民币建造一所希望小学;也曾捐资10万元人民币在湖南省临湘市二中设立奖学金,激励家乡莘莘学子勤奋学习…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化中“人”的观念米强“人的本质”是什么?人如何认识自我?这是人类的永恒课题。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人”的观念有不同的认识。世界上并不存在得到所有人认同的“人”的观念。文化背景在规定“人”之观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言与文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对见危不救行为是否定的.对其价值判断的这种一致性,使得对其犯罪化不只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对见危不救行为动用刑罚加以调整,使人们自愿承担救人于危难间的义务,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我国刑法中应增加"见危不救罪",但要有严格的范围限制.  相似文献   
8.
<正>身份证、户口本不过巴掌大,却关系到千家万户。人们从出生到离世,都少不了去一个地方"报到",那就是公安局的户籍窗口。就在这个窗口岗位上,有一个女民警耕耘了25年。寒来暑往间,人声喧闹里,她就像一朵艳丽的警花,开在了百姓的心田,先后荣获"辽宁省十大杰出女警""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抚顺市学雷锋标兵"等称号,7次荣立三等功,12次获嘉奖。她就是抚顺市公安局户政处户政科科长蒋艳。  相似文献   
9.
王红艳 《前线》2016,(4):22-23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重申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中央《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强调,把"两学一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基层宣传战线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吴笛 《法制与社会》2012,(1):286-287
关于见危不救能否入罪,目前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见危不救不宜犯罪化.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道德与法律关系以及对“法律万能论”分析,阐述将“见危不数”列入刑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