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忘装电梯     
西班牙贝尼多姆市的一座47层公寓楼即将完工,令人惊讶的是,建造方竟然忘了设计电梯。原来投资方中途转手,把原本的20层提高到47层,结果设计图一改,所有人都把电梯给忘了。  相似文献   
2.
10年,封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说,只是一瞬;对于日新月异的中国来说,岁月如金。 10年前的1997年9月,“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成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收藏灵感     
马铭,山东人,现居北京,是一名设计师。他的工作室在北京黑桥艺术区,其中各个朝代的瓷器、紫砂、家具、雕刻与他自己的设计模型、设计图混杂摆放着。马铭收藏古代器物最初是为创作收集素材,逐渐被各个时代古代日用器物的造型所吸引。中国古代器物自身的魅力,马铭认为是他创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12,(6):4-4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正在使现代工业生产变成魔术:设计者向电脑输入3D设计图,点击“打印”,打印机就能让原本脑海里的设计灵感变得“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5.
同事转机香港,带回几份香港报刊,我在其中读到一则新闻,耐人寻味。在香港旺角西洋街的人潮中,有一个名叫郑金铃的女孩在售卖自己设计的cap帽,女孩长得清丽可人,面对人潮,既羞涩又充满了期待。她说自己是第一次上街做生意,卖帽子是为了赚点钱,帮妈妈好好过日子。  相似文献   
6.
<正>提起小高,在电力公司中心调度所无人不知,他的热情、执着、谦虚和好学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他就是于2005年7月毕业于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同年应聘到农一师电力公司中心调度所工作的高明相同志。小高有个特点,就是在学习与实践中喜欢追究原理,看设计图,他喜欢尝试从根源上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阿拉  相似文献   
7.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举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决定:为庆祝建国10周年,中央设想在北京建一批包括万人大礼堂(后改为大会堂)在内的几项重大建筑工程,要求这些工程在1959年国庆时投入使用,时间已十分紧迫,设计部门要早作准备,大会堂的地点选在天安门前。  相似文献   
8.
1949年7月,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发表后,在短短一个月里,政协筹备会国旗审查小组收到应征设计国旗的信函近两千件,应征国旗图案2992幅,其中从美洲  相似文献   
9.
《中国版权》2021,(1):169-171
2020年,长沙两级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4495件,其中,一审4108件,二审387件。审结著作权纠纷案件4450件,结案率99%。由于著作权的主体日益广泛,侵权方式渐趋多元,侵害著作权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著作权网络侵权案件占比大。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占比九成,该类案件主要涉及侵害音乐、美术、影视等作品或制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二是系列案件数量较多。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中,由于侵权方式和侵权主体广泛,权利人批量提起维权诉讼由此产生的系列案增加。三是电子证据广泛适用导致事实查明难度增大。几乎所有的著作权纠纷案件都涉及电子证据,涵盖数码照片、电子底稿、电子邮件、短信及微信聊天记录等各类形式。与其他证据相比,电子证据技术性较强,容易因软硬件系统的故障或者人为因素遭到损毀、删改,容易被伪造且不易被识别,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也成为审查判断中的难点,法院认定证据、查明事实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四是客体类型多样。客体类型除涉及文字作品、美术作品、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传统客体类型案件外,还出现了口述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等新类型案件。五是电子取证方式多样。权利人的取证方式由传统的公证取证逐步多元,审判实践中出现了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区块链电子取证存证平台取证等。现选取1件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将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限定为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未被纳入建筑作品,而是分别属于设计图作品和模型作品。事实上,建筑设计图、建筑模型和建筑物体现的是同一建筑的外观造型,三者是建筑作品的不同形式,它们之间的转换应是复制而非演绎。体现建筑外观的设计图具有建筑作品和设计图作品(或者美术作品)的双重属性,建筑模型只能作为建筑作品的一种形式受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将建筑设计图、建筑模型和建筑物同时纳入建筑作品的修法方向是正确的,但具体规定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