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42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488篇
中国共产党   744篇
中国政治   1445篇
政治理论   300篇
综合类   49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雷多荣 《传承》2006,(6):87-90
区域经济是在跨行政区划的前提下,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及服务市场一体化的经济模式。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地缘经济,中国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已由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调控模式,转换为“中央-经济区”与“中央-省(市、区)并重的调控模式;另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市场主导的经济,有专家预言,区域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格局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6,(4):42-42,44
1.政府调控有力。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从表面上看,美国政府似乎不怎么管科技方面的事情,科技创新的工作似乎都是企业和大学在做,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形成了一套与“三权分立”的政体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虽然联邦政府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全国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协调与规划,但是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科技工作的管理。通过有效的调控,联邦政府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美国的科技创新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4.
5.
6.
冯晓云  邹瑾 《中国减灾》1998,8(3):28-31
1引言1997年夏季,山东省普遍持续高温酷热,使能源消耗、用水量大增,使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应增多;高温加速蒸发,使干旱加剧,影响农业生产,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高温却给有关商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客观地了解高温状况,本...  相似文献   
7.
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法理学有关法律部门调整对象单一性的理论,金融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由金融调控法、金融监管法以及金融交易法等三部分组成。但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研究忽略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上,即表现为随意把与金融调控法性质迥异的金融监管法或金融交易法划入宏观调控法体系。当然,如果说金融交易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话,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之间则确实存在着让人容易混淆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从调整对象、法律行为以及法律渊源三方面入手,对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差异作出区分与比较,以求对金融法与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观察与思考》2005,(4):16-19
改革攻坚   中国的老百姓哪有不关心自己国家的经济状况的?   2004年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2005年度改革形势分析会“,又是经济界的一声“报晓啼鸣“.多名经济、社会和政治学者提出,中国又处在了改革的关口.“2005年将是‘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我们由此看到,中国经济的那轮喷薄而出的红日,那驶向世界经济大海的桅杆,在改革攻坚的大旗下出现在世界的地平线.   ……  相似文献   
9.
将信息化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是现代化价值标准的一场深刻变革,可以为国家及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提供评价基准和量化依据,体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开放态度、统筹规划的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思想发动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雷杰 《中国妇运》2005,(7):10-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体现出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而其中社会组织健全、机制完善,也应是和谐社会题中之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