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未来五年的工会工作,在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上展示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失贤亡国     
田野 《求贤》2011,(7):55-55
廉颇和李牧都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他们忠于赵国,英勇善战,英雄美名至今传扬。  相似文献   
3.
在山西省武乡县提起农民企业家赵国伟可谓家喻户晓。赵国伟出生于地道的农民家庭,经过20年的艰辛奋斗,白手起家的他现已拥有超过1亿元的资产。赵国伟的事迹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创业之歌。  相似文献   
4.
李平 《求贤》2010,(10):47-47
蔺相如为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赵国一良相,司马迁《史记》中对其有重重一笔描写。蔺原本是一个门客.因在秦赵两国间以城换璧、渑池会等几个重大事件中,作为赵王的随从人员,凭借非凡的胆量与谋略.当场揭穿秦国阴谋。并当众斥责、羞辱不可一世、有着虎狼之心的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和赵国利益。回国后被赵王拜为“上卿”.职位比大将军廉颇还要高。  相似文献   
5.
佚名 《政府法制》2012,(35):9-9
战国时,中山国相国司马熹很得国君信任.但是国君的宠姬阴简十分憎恨司马熹,常在国君的枕边说他的坏话。不久,赵国来了一位使者,小小的中山国对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司马熹几乎寸步不离地陪伴着赵国使臣,生怕有一点怠慢。一次在宴会上,司马熹问使者:“听说贵国擅长音乐的美女很多,是这样吗?”使者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利用烽火台放烽烟,是简单快速地传递紧急情报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故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就有“谨烽火,多间谍”的记载,文中叙述了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烽火台传送情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越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空谈误国"的千古骂名。  相似文献   
8.
贤士谏主     
张光茫 《求贤》2011,(3):54-54
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为帮助赵国解除秦军的包围,假借魏王的旨意,调动魏国十万大军,与赵国里应外合,打败了秦军。赵国国工对信陵君的壮举万分感谢.决定将赵国五座城池封赏给信陵君,信陵君听后面露骄矜,感觉受之无愧。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毛遂自荐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作为一个昙花一现的历史人物,知道毛遂兵败自刎悲剧的人却不多。毛遂自荐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通过个人杰出的谈判能力和非凡的外交智慧,促成了  相似文献   
10.
陈福民  朱瑞 《法律适用》2011,(7):116-120
【案情】* 上诉人(原审原告):上海远策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策公司");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华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纪公司");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赵国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