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多个学科公认的经典名著。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解读却往往囿于各自的学科意识,忽视了其作为一篇时事政治评论的创作初衷。基于政治事件史的视角,以马克思《资本论》中成熟的思想作为分析的出发点,能发现马克思在对阶级斗争和国家原理的分析过程中还揭示出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性缺陷,即"代表"的分裂问题;制度本身无法避免成为保守势力倒转历史车轮的工具;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无休止的斗争。这些缺陷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一直无法摆脱政治困境的周期性反复。当代随着经济危机的反复爆发与萧条的普遍蔓延,各种"煽动者"又开始普遍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坛上崭露头角,并导致了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此时重温《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更应别有一番意趣。  相似文献   
2.
杨耕 《理论视野》2011,(6):20-21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其精华往往集中体现在它的经典著作之中。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真正认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当代世界的重大变化,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我不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大多写于19世纪,距今150年,已经"过时"。这是一种"傲慢与偏见"。我们不能依据某种学说创立及其经典著作写作的时间来判断它是否过时,是否具有真理性。"新"的未必就是真的,"老"的未必就是假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国际和帝国主义理论根据历史学家理查德·克布纳和赫尔穆特·达恩·施米特的说法,"帝国主义"一词是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与"波拿巴主义"一词一起被用来说明路易·波拿巴的第二帝国维持其对法国统治的各种形式。马克思在其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也使用了"帝国主义"一词来阐明法国的政治体制。不过,这个词与它的现代意义并不相关,它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得到明确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学者中,厄内斯特·贝尔  相似文献   
4.
罗丽彤  李青青 《学理论》2013,(21):71-72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篇文章中,详细剖析了1848-1851年法国的阶级斗争。在该部著作中,马克思全面运用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细致分析了这场庞大的历史事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马克思对农民这个特殊阶级的分析,即使篇幅不长,但却十分准确透彻,其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必须承认,资本主义确实没有完全按照马克思所预料的那样发展。欲问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究竟有没有过时,最要紧的是要探讨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而另一些新变化则主要是由科技革命带来的,并不是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还有一些新变化,则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具有了客观基础。而资本主义的这一变化那一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始终没有变。对此,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看得更为清楚了。资本主义的本性不可能改变这一点,决定了金玉其外的资本主义,灯油已快熬干,熄灭是迟早的事。目前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王者归来",预示着回归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马克思和恩格斯给资本主义下达的"死亡判决书",延期执行了,但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6.
杨令飞 《思想战线》2003,29(6):75-79
雨果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对拿破仑三世的专制,同时用民主共和的理念谴责他恢复帝制,这本无可非议。但是从史学的角度看,雨果在评价路易·波拿巴政变和第二帝国建立等问题时,忽视了这些历史事件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显示出其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将"小块土地"视为理解法国小农的出发点,以"耕种的小块土地→交往的狭小空间→利益的极小重叠"为基本思路,指出小农之"小"不仅在于其耕种的土地面积之"小",更在于其生活世界、交往空间的窄小,眼光视野、社会关系的狭小,以及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弱小,并由此阐释了小农道德观必然表现出的落后、保守、迷信和偏见。马克思对小农及其道德观的分析,既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经典运用,又是这一方法论的鲜活呈现,为理解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农民道德观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资源。  相似文献   
8.
伟人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实践的苗头和萌芽,并及时总结升华为理论来指导进一步的实践。公元1871年5月28日下午,巴黎公社的最后一个路障在被攻陷后,最后一批公社战士因寡不敌众而殉难。至此,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建立的政权被残酷消灭。 巴黎公社虽然只存在短短的72天,但其历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是欧美资产阶级在创建现代国家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文明的制度成果。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以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为中心,考察了1848年二月革命后,法国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基因缺陷及其背后的资本逻辑。马克思通过考察宪法本身号召以暴力消灭自己的事实,揭示主权在资本逻辑下宪法制度的致命缺陷;通过考察从民主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退回到君主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过程,揭示资本奴役劳动逻辑下民主共和制度的历史命运;通过考察行政权力超常发展的现实,揭示资本统治逻辑下分权制衡制度失灵的秘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