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多年来社会上有关粟裕对授予他大将的军衔不满,受到毛泽东同志严肃批评的传说,粟裕大将身边的工作人员鞠开同志撰写了<粟裕大将授衔真相>一文,刊登在<北京日报>上作了澄清.实际情况是,1955年授衔时,党中央、毛泽东原本是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的,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衔主动让了.作者鞠开当时并不知情,得悉邵力子说粟裕应评元帅的消息后,当作一个喜讯兴冲冲报告粟裕,并把材料指给他看,以为他会高兴的,哪知他脸一沉,脱口而出:"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相似文献   
2.
邵力子:从国共两党元老到著名的“和平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木 《党史博览》2008,(2):43-47
“书生意气”的青春时代 邵力子(1882—1967),初名景奎,又名风寿,字仲辉,笔名力子,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位著名报人。  相似文献   
3.
曹雄 《各界》2010,(3):25-26
从1927年主政,到1949年离开大陆,蜗居海岛。蒋介石22年间,更换了许多侍从秘书和侍从副官。除了少数人获罪外,大多数人以此为晋升之阶。地位显贵者如陈布雷、邵力子、俞济时、钱大钧。但不贪恋富贵荣华,以年少新进,淡于名利,激流勇退者,仅有一人。他就是我的大舅父刘持生先生。  相似文献   
4.
姚江婴 《世纪风采》2006,(12):20-22
在上世纪的中国政治舞台上,邵力子先生是一位十分活跃而又非常特殊的文人。他1882年出生在浙江绍兴,自幼习诵诗文,早年参加同盟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由于各种原因,1926年8月,邵力子正式退出共产党。以国民党的身份开展工作。在他漫长一生中,不仅与蒋介石有过密切交往,而且与毛泽东也有过不少接触,私人交情也很好。  相似文献   
5.
一贯提倡和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提到计划生育,人们往往会想到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实际上邵力子提出"计划生育"概念,比马寅初还早。邵力子(1881-1967),浙江绍兴人。清末中举,早年参加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退党。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成员,同年脱离国民党政府留在北平,应邀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贯提倡和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提到计划生育,人们往往会想到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实际上邵力子提出"计划生育"概念,比马寅初还早。邵力子(1881-1967),浙江绍兴人。清末中举,早年参加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退党。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成员,同年脱离国民党政府留在北平,应邀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第一、三届全国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事变发生前的12月9日,蒋介石写信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嘱《大公报》发表剥夺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剿共"兵权由蒋鼎文取代的消息。是时张学良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兼代总司令,  相似文献   
8.
水银河 《政府法制》2010,(10):15-15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出于爱国热忱,联合发动兵谏,将正在西安督战的蒋介石扣留,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也一并软禁,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事变当天,张杨二位将军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相似文献   
9.
邵力子(1881-1967),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国 民党元老。1949年4月国共谈判破裂后,他留于北平, 同年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后任全国人大常委、 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呼吁"计划生育"第一人 说起计划生育,谁都知道有马寅初。但许多人都 不知道,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邵力子就提出中国要 控制人口,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公开呼吁计划生 育的第一人。在马寅初遭受不公正的批判时,他还是 坚持自己的主张,没有见风转舵。  相似文献   
10.
1937年清明时节,正在友好合作的国共两党商定派代表共同祭奠黄帝陵。国民党派出的代表是邵力子,共产党的代表是周恩来。第二年,为了显示两党的真诚团结,祭陵活动继续进行。这一次,国民党方面的代表是陕西省主席蒋鼎文,祭陵仪式由他主持;共产党方面是张国焘,张是陪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