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境内的鄂伦春族人口为8196人。自古以来,鄂伦春族一直从事狩猎生产,被誉为“林中之民”。关于“鄂伦春”这个族称,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住在山岭上的人”,在鄂伦春语中,“阿伦”指山,“千”是指人,“鄂伦春”是“阿伦千”变音而成。目前很多本民族人认同这种解释;另外一种是“使用驯鹿的人”,在近代史料中对鄂伦春族有“使鹿部”、“使马部”之称。新生村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处小兴安岭西北段的低山丘岭区,隶属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地理上位于北纬50度以北,与我…  相似文献   
2.
鄂伦春自治旗建立于1951年10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东南麓,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境内生活着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21个民族,总人口30万人,鄂伦春族2050人(占全旗总人口的0.7%,占全国鄂伦春族  相似文献   
3.
简汲 《实践》2013,(8):54
上世纪50年代,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民族识别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先后成立了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这充分证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王冠 《法制与社会》2013,(11):179-180
鄂伦春族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是一个以狩猎为生被誉为"山岭上的人",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萨满教是鄂伦春人所信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宗教,对鄂伦春族的历史和发展,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本文力求在鄂伦春族萨满教神偶艺术的造型特征、制作方法、象征意义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疆人大》2014,(10):44-44
《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经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已于10月1日起施行,鄂伦春族原生态狩猎文化有望得到更为完整的保留。《条例》规定,自治旗教育部门应组织编写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材,学校也应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自治旗鼓励通过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等方式募集资金,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基金;自治旗政府要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命名制度,在鄂伦春族居住相对集中、原生态文化保留较好的区域设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族是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族是我国五小民族之一。通过对其历史状况、社会形态、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婚姻家庭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梳理和综述,使我们对鄂伦春族有一大致的了解,有助于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贾原 《前沿》2008,(3):166-167
鄂伦春族是东北古老民族的遗裔,但理论界一种主张其语族属于通古斯系,另一种认为属于东胡系的室韦族。我们认为鄂伦春和鄂温克族的先人,应当为北室韦的一部分及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和大室韦。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抵御外族侵略的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经历最惨烈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全中华民族都投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每个民族都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作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当然也不例外。正确估计、评价鄂伦春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搞好统一战线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旭 《今日民族》2004,(1):27-29
凌晨三点四十分,我们已经站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首府阿里河的街头。天色大亮,太阳都要升起来了。阿里河只是个行政地方,并没有多少鄂伦春族居住生活,倒是我们头夜经过的大杨树和朝阳有猎民村。当地人把鄂伦春族的村落一律称为猎民村。鄂伦春的意思就是“居住在山岭上”和“使用驯鹿的人”。很久以来,他们都以狩猎、采集维持部族的生存和发展,散布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里,我曾经在电影里看过他们住在森林里,扛着猎枪、赶着驯鹿的影像。1950年以后,政府将他们逐步迁出老林子,修建房舍使他们定居下来,他们的人口也繁衍到了七八千。他们的定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