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反腐是一个历史性话题,也是一个现实性话题。运用川剧反腐,似无先例。2014年12月,由著名的川剧艺术家沈铁梅提议、由我市检察系统与潼南县戏剧协会联手创演的新编川剧——《情怀》,将反腐主题、内容融入川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无疑是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探索创新。戏剧引入反腐内容,表现反腐主题,堪称"佳配"。此前我们的反腐教材,主要是文件、书籍、展板、电视、电影,鲜有戏剧。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历史上,包拯以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廉明公正的形象而被千古传诵,其铁面无私的勇气令后人景仰,被誉为"包青天"。"铡美案"可谓家喻户晓,那个"中了状元黑了心,招了驸马不认结发妻"的陈世美,早已成为腐化分子的代名词。大西南解放后,主持西南大区工作的邓小平,在制止干部队伍中享乐腐化思想的过程中,严惩了现实版"陈世美"——贵州省绥阳县县长  相似文献   
3.
正年关越来越近,2013年12月20日,室外雪花飘飘,室内说唱正酣。原州区第六届秦腔大赛在原州区电影院举行。大赛以个人清唱和折子戏为主,参加者为原州区业余秦腔爱好者及秦腔自乐班成员,涉及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本次清唱报名人数160人,折子戏报名16个,其中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只有11岁,农民占到80%以上,观众达到1500人次。原州区开城镇和泉村农民姚富平脱掉羽绒服,画线、勾脸、缠头,半个多  相似文献   
4.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28):48-49
“状”又叫“书状”,是诉讼中当事人向法官陈述用的文书,现在的起诉状、公诉状、答辩状等都属于此类文书。诉讼以“状”开始。而以“判”结束,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诉讼文书。我们经常在一些戏剧、电影中看到它的身影,如京剧《铡美案》中就有包公读秦香莲状纸的一段唱: “驸马爷不必巧言讲,现有凭据在公堂;人来看过了香莲状,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抛妻灭子,悔婚男儿招东床。状纸押在我的大堂上,咬牙不认你为哪桩!”  相似文献   
5.
范垂省 《侨园》2015,(1):38
在中国提起包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们对包拯的了解多是来自于戏剧和影视,知道他生下来因其丑陋肤黑被父亲扔掉,而被其嫂抱回抚养成人,后成国家栋梁,以他为主人公创作的剧目如"探阴山"、"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不胜枚举。然而真实的包拯并非如此,下面,仅就本人阅读的史料和小说,说一说真实的包拯。包拯是北宋年间庐州合肥(今安徽)人,字希仁,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享年63岁,曾辅佐宋仁宗赵祯皇帝。实  相似文献   
6.
刘新阳 《政府法制》2012,(20):35-35
铡美案》说的是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戏剧中的陈世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陈世美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好官。只因为官期间得罪了人。才被恶意丑化。所以,《铡美案》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相似文献   
7.
《秦香莲》,也叫《铡美案》,是最为流行的剧目之一。除了京剧,汉剧、徽剧、楚剧、滇剧、豫剧、评剧、同州梆子、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淮调、湘剧均有此剧目,粤剧有《琵琶词》,弋腔有《琵琶宴》,川剧有《陈士美不认前妻》。  相似文献   
8.
欣烂 《今日广西》2007,(16):56-57
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经久不息的那一出《铡美案》或日《秦香莲》,让陈世美成为“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人们只要一说到某男人如何抛弃发妻,便会随口吐出三个字:“陈世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