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培云 《南风窗》2007,(1):81-83
解构主义大行其道,对于今日中国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既为中国言论空司的再进一步提供了某种可能,也为中国的社会觉醒树立了标杆。没有谁会怀疑,这是一个解构的时代,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主义与顺口溜、真理与潜规则、虚拟与现实、正人君子与情色录相带、奖赏与屈辱、希冀与失落、各种观念、思想与情绪相互纠葛,各种道德、名分和利益充分博弈。  相似文献   
2.
<正>就在全国人民正在热烈关注近期的几起重大庭审案件时,律政题材电影《全民目击》的上映似乎有着某种未卜先知的市场触觉,不但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而且还以一个颇具神秘感的名字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全民到底目击了什么?又能真正目击到什么?这种"印象式"的片名玩味不禁让人想起陈凯歌去年的《搜索》。事实上,影片与"全民"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而更像是一场关于命案的庭审。影片剧情很简单,富豪林泰的未婚妻被撞死在地下车库,而林泰的亲生女儿林萌萌又是最大的嫌疑人,林泰为此不惜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一个尘封已久却影响深远的事件——知青返城,重新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这里所说的"云南知青",仅限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他们总计约10万人,在全国1700多万知青中,所占比例不足1%,但他们的影响却极大。从这片红土地上走出了王小波、钟阿城、陈凯歌、邓贤等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1978年底,由云南知青发轫的返城风暴,终结了长达10年的知青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4.
杨俊 《党建文汇》2006,(4):47-47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称《馒头》)“恶搞”了一把陈凯歌的电影《无极》,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陈凯歌历时三年,耗资巨大的《无极》到底成就了谁?  相似文献   
5.
6.
张慧瑜 《南风窗》2012,(26):78-81
末世预言虽然没有随着岁末的降临而发生,但屌丝的登场及其逆袭故事却成为2012年大众文化景观中不断复现的主题。末世预言虽然没有随着岁末的降临而发生,但屌丝的登场及其逆袭故事却成为2012年大众文化景观中不断复现的主题。年初,屌丝一词从网络中溢出,瞬间秒杀小资、达人、底层、草根等命名方式,成为人人津津乐道并乐于自嘲的"自称"。在随  相似文献   
7.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通过互联网成为最近中国网上最红的短片,这部由胡戈引用陈凯歌《无极》中的一些片段制作的幽默片,在传媒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论。胡戈是否侵权,侵犯了何种权利?双方律师各持一端。陈方律师认为,胡戈侵犯了《无极》作品的权利,未经授权进行了“歪曲篡改”。但胡方律师认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没有进行任何的营利,仅是为了个人的娱乐,且胡戈本人也宣称,他纯粹是以个人学习为目的。此外,另有一方观点认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文学批评,‘馒头血案’从性质上说并不是文艺作品,而是以文艺创作的方式表现的一种文艺批评。作者由于花了高价看了《无级》而感到相当不满意,觉的这个剧本很有问题,情节简单而且荒唐,所以才对这个片子的故事加以解构、讥讽,以发表他对这个片子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这完全符合文艺批评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8.
黄丽娟  王倩 《廉政瞭望》2010,(20):32-33
在经历了为时3个月比赛后,10月10日晚,首届《中国达人秀》前3名诞生:刘伟从著名导演陈凯歌和《中国达人秀》形象大使蔡依林手中接过冠军奖杯,张冯喜和蔡岫勃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相似文献   
9.
阙政 《新民周刊》2012,(28):58-60
除魅陈凯歌,暂时和《别姬》相忘于江湖,你会发现,每部他的作品里都能"搜索"到陈凯歌其人,好中是他,差中也是他。这些年,陈凯歌每逢有新片问世,话题兜兜转转几圈后,几乎都要和《霸王别姬》扯上些干系。以至于采访陈导也成了件尴尬的事,《别姬》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前,既翻不过,也绕不开。这些年,我们习惯了以《别姬》作为立足点去理...  相似文献   
10.
孟静 《新民周刊》2012,(29):81-81
每个占领道德制高点的人自己也背负着原罪,比叶蓝秋更深的罪过,但却不妨碍他们用匕首一样的语言戳向那个不认识的人。《搜索》上映之前,我在微博上说:高圆圆这次终于演了一个道德上有瑕疵的女人。高圆圆回复我说,她也有同感。以前她的角色——洁白无瑕、宅男女神,顶多被侮辱被损害,错都是别人犯的。这次也不能说"叶蓝秋"这个人物是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