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公安》2012,(18):7-7
9月13日,云南省彝良县大寨小学的学生们开始了在板房课堂内进行避震演练的功课。也是在这一天,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正式成为孩子们的教室,在彝良地震中,大寨小学的教学楼墙壁多处开裂,成为危房,该校的8个教学班的480余名学生因此停课。在此参与救援的武警云南总队曲靖支队迅速为他们搭建了25间共500平方米的活动板房。保障学生及时复课。  相似文献   
2.
生命诚可贵     
蓝天、白云、清风、绿树、阳光,一切显得那么安静,放眼望去,处处充满生机。这是每一个有生命的人才能感受到的美好。如果丧失了生命还能感觉得到吗?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生命是那么地可贵,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地震后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新闻关于人员伤亡的报道,每当听到伤亡人员又增加了,我的心便像什么东西重重地戳了一下,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3,(9):74-75
地震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既可以照出人性的灰暗,也可以显示人性的光辉。竹培仁一家在地震后不怨天不怨地,积极开展自救的故事令人钦佩,让人动容。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20日8日02分,7.0级地震突袭雅安芦山!截至4月24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13484人受伤,造成四川全省231余万人受灾。此次地震震级高、波及广、破坏重、余震多、救援难。清晨,从睡梦中惊醒的人们,还来不及告别、等不到救援,便已亲人离散、家园损毁。眼泪,这里不会有眼泪!悲伤,这里来不及悲伤!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灾大恸,大爱大义,大智大勇。历史告诉我们,灾难固然使人痛苦,也能使一个民族更加坚强。5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留下了抗震救灾的宝贵经验:经过加固的校舍更加安全.经受锻炼的救援队伍更为专业,做过逃生演练的群众越发镇定,受过志愿精神洗礼的民众愈加成熟。各级党委、政府的及时部署,使抗震救灾工作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全国各地、社会各界,人财物全方位驰援;电视、广播、手机、网络全媒体的参与,让信息发布更为快速透明高效。大灾无情,大爱无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险阻。  相似文献   
5.
刘柠 《南风窗》2011,(7):26-27
正是在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反应、民间社会积极跟进、国际社会密切配合和援助之下,此番日本抗震救灾才得以保住基本面,刷新日本国民形象,进而全力对抗核危机。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有核历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电站爆炸与核泄漏事故。此次核事故暴露了日本长期以来在核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和民众正在为之付出沉重代价,日本也因此陷入核困境。一、日本发展核电的战略考量(一)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提高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3,(5):2
物质上的重建可能会在两到三年内迅速实现,但是人的重建、家庭的重建、社区的重建、社会的重建、精神家园的重建,却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和雅安一起寻找重建之路!雅安震后,当务之急仍在救援与安置灾民,接下来重建家园将是重中之重。重建家园要学会敬畏自然,尊重科学。从汶川、玉树,再到雅安,五年三次7级以上大地震,国民屡受重创,  相似文献   
8.
“希望盈江和日本的小朋友手拉手,都能充满笑容地挺过去!”傣族小朋友金小海略微想了想,用稚嫩的笔触在一张橙色的便利贴上写下这句话,然后把它轻轻贴在盈江县广场前受灾民众安置点的祈福板上。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有核历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电站爆炸与核泄漏事故。此次核事故暴露了日本长期以来在核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和民众正在为之付出沉重代价,日本也因此陷入核困境。  相似文献   
10.
震后救灾良策——以工代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工代赈,就是政府以雇佣灾民承担救灾工程的方式赈济灾民,其实质就是对灾民实行有偿救济。以工代赈一般是在急救(无偿救济)之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