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依据<<伦理学原理>批注>,阐述并分析了青年毛泽东道德必须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精神之个人主义"、主观道德律等伦理思想,并指明其具有反对奴性道德、推进个性解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H.D.梭罗的个人主义深受美国传统渊源的影响,同时也颇具个性,主要体现在他对"个人道德良心"的呼唤.他把个人良心看作比法律更高的一种道德原则.他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使人人有机会按自己的良心行事,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梭罗的<论公民不服从>和<瓦尔登湖>这两部作品集中表达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观点,梭罗正是从个人道德良心的角度来阐释其个人主义主张的.他的个人主义理想影响了美国民族文化的建构,并已成为整个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Critical Horizons》2013,14(1):207-238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pecific contribution of a strand of contemporary French social theory founded by Cornelius Castoriadis and Claude Lefort to the under standing of human power. It formulates a conception of power that transcends its definitions in terms of physical coercion or institutionalised violence to reveal the way power is creative and institutes the social. Its reflection on the cultural natur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it role in society is shown to extend the pioneering reflection of Durkheim's sociology, especially as regards the homology that exists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The social role performed by the state explored by Durkheim prefigures Gauchet's theory of the state, which builds on Lefort's work. Gauchet's theory can be said to elaborate a critical synthesis of the two stands of Durkheim's work: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and the sociology of the modern state. This synthesis raises questions on the role played by the European st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ism, in both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manifestations.  相似文献   
4.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代表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对中西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不同价值观为取向的企业,在人力资本管理中的伦理定位、投资结构和运营机制上存在着重大差别,各有优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辩证地认识、对待个人主义,正确地坚持、发展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运动前后,个人主义话语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语境中发生了深刻的意义演变。在杜亚泉那里,个人主义被视为儒家思想的现代版;在陈独秀那里,它又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就这样,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论者为了使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目的,不断地对个人主义话语进行着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两种价值观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及调节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8名企业员工及其主管和同事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分层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考察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C)独立于组织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及I/C对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I/C对主管和同事评价的OCB都具有独立于公平感的预测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程序公平与同事评价OCB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价值观越强,则程序公平感与同事评价OCB之间的相关越弱。  相似文献   
7.
This essay connects the 2103 Boston Bombings to the dynamics of a highly individualist, modern society. The perpetrators (Tsarnaev brothers) represent an atomized stratum of Americans, disconnected from communal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socially insignificant men, ready to commit publicized, albeit isolated, acts of viole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major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have been perpetrated by asocial, isolated individuals. An expansive security and welfare state is an inadequate response to atomized terror and is potentially problematic for our liberties. An approach more consistent with security and freedom is to nurture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emocratic citizenship.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择理论中互投赞成票模型的方法论基础是个体主义假设。作为一种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作为一种组织社会活动的规范的个人主义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问题。在互投赞成票的论证逻辑中,包含了几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采取多数表决规则;二是集体选择必须符合连续性假设,也就是说,集体选择是一个持续的独立决策流;三是少数派的偏好比多数派的偏好更为强烈,这暗含了偏好强度的差异性。根据这种逻辑,可以设计一个以公路修缮为主题的简单互投赞成票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结论是:每个个体的理性行动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行动,集体的财政开支将超出合理的水平,其根本原因是多数表决规则的采用及由此造成的互投赞成票。通过概括和推广,这个简单互投赞成票模型可以应用于许多现实的集体决策情形中。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在近年来呈复兴之势。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埃尔斯特运用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阶级定义、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进行了分析的重构,以求奠定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微观基础。埃尔斯特对于社会宏观现象背后微观基础的探寻,以及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埃尔斯特泛化了阶级概念,其阶级理论的去政治化无意中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合法化的佐证。而作为工具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缺陷致使他对马克思的文本和集体行动理论存在某些误读。  相似文献   
10.
青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起点”由三股理论源泉汇聚而成。它们是:人类前途之展望———追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大本大源”;个体生命之意义———精神个人主义;实践理性之真谛———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态度。毛泽东据此构成了原初的社会主义心路:立基于社会主义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之前提,肯定个人投身这一运动的终极关怀意义,然而又揭示出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曲折性,要求对实践取现实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思维结构中,既隐藏着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潜势,也含纳了毛泽东晚年失误的主观元素。为此,我们不能用绝对真理的标准来要求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