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7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1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外利益是指境外的国家利益,属于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WTO规则,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定更是国际法规则的一部分。外交保护是指一国针对其国民因另一国国际不法行为而受的损害,以国家的名义为该国国民采取外交行动或其他和平解决手段。对海外投资的外交保护是海外投资保护的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可以进一步维护和拓展中国的海外利益。  相似文献   
2.
区域自主创新离不开投资的支持,投资支持力度影响着区域自主创新的水平。为此,需要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进行评价,进而了解投资支持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山东省为例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进行了评价,认为目前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不足。为了加强对区域自主创新投资的支持,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创新投资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促进财政和企业创新投资的区域分布合理化;应转变观念,培育技术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应提高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合理化等。  相似文献   
3.
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代表人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公司制作为国有企业理想的制度模式选定之后 ,建立独立的国有资产代表人制度 ,已成为决定公司规范运作和国企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应以代表理论为依据 ,通过对国家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表关系进行法理探析 ,建立国有资产代表人制度的理论模型 ,并对国有资产代表人的梯次结构和授权环节进行分析和设计 ,建立和加强国有资产代表人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4.
孙小蕾  杨世峰 《行政与法》2005,(1):127-128,F003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现代资本企业的公司,不断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和更多的市场占有份额,这是公司不断进行转投资的重要原因。转投资是公司加速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是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公司法》第12条关于公司转投资的限制性规定,制约了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自主发展和自由竞争,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应当予以修改和完善。本文粗浅地分析了转投资限制性条款的立法缺陷及不足,以期对《公司法》的修改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省会城市刑事技术工作应作为全国刑事技术体系的独立一层来构建,其内部业务部门的设置应主要以专业特性为依据,现有“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应改在整个刑事技术工作的统一平台上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6.
扩大民间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投资对需求的扩大和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由于融资制约、产业准入制约和环境制约,使民间投资的后续跟进不足,制约了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应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支持,拓展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加快存量资产的流动,建立民间投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权利在《资本论》中被核心表征为了劳动权利。马克思通过对劳动所有权的权能分离、劳动权利与资本权力的冲突展开对劳动权利的阐释,完成了对劳动权利的核心内涵的事实判断。也正是基于这一指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劳动权利的未来图景为启示,搭建了以保障劳动权利的劳工权益为手段,以劳动权利的价值评价为目的的框架,以期使劳动权利获得自由的价值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加坡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第六大来源地.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加坡企业积极调整投资与经营战略,新加坡对华投资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广东—东盟贸易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阐述了加强广东与东盟贸易、投资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从广东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视角,分析了广东与东盟在贸易、投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据此提出构建广东-东盟贸易投资综合平台的设想,论证构建该平台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促进平台建设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非常活跃,先后出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和印尼的廖内群岛等组成的"新柔廖增长三角",又被称为"东盟南增长三角";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北增长三角";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相邻部分组成的"东盟东部经济增长区(简称东盟东增长区)"等.这些由东盟各国自愿组成的各种增长三角已成为东盟进行合作的重要形式,促进了东盟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合作,带动了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本文选取东盟区域内最大的、最年轻的东盟东增长区,分析其带动资本流动的效果,探讨其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