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141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61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828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269篇
政治理论   494篇
综合类   5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ere is a general assumption in democracy promotion that liberal democracy is the panacea that will solve al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faced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the concept of “good society” as analytical prism,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while there is a rhetorical agreement as to what the “good society” entails, democracy promotion practices fail to allow for recipients’ inclusion in the negotiation and delivery of the “good society”. Contrasting US and Tunisian discourses on the “good societ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democracy promotion practices are underpinned by neoliberal parameters borne out from a reliance on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which in turn leave little room to democracy promotion recipients to formulate knowledge claims supporting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of the “good society”. In contrast, the article opens up a reflective pathway to a negotiated democratic knowledge, which would reside in a paradigmatic change that consists in the abandonment of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in favour of a “democratic emergence” paradigm.  相似文献   
2.
国家宏观调控权的滥用对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地位与私权利保护极易产生损害 ,所以在国内法律赋予国家宏观调控权的同时 ,建立对其有效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 ,具有经济学与法治主义方面的理论根源和权力观念基础。它对我国宏观调控法律研究上升到全面性与系统性之层次以及指导立法实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In 1991 the FCC implemented a price cap plan for local exchange carriers' interstate access service designed to deal with the regulatory boundaries problem arising from the breakup of AT&T in 1984.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price cap plan demonstrates the difficulty of predicting productivity growth accurately and makes clear that regulators cannot depend upon a pure price cap plan to keep prices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of costs. With periodic reviews to readjust plan parameters, however, a price cap plan can maintain the rate-of-return close to the target rate-of-return without diminishing the price cap plan's incentives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A simple method of recalculating the X-factor based on the rate-of-return over the previous three years worked well in simulations. If this procedure had been used over the price cap period 1991 to 2000, prices would have been 20 percent lower and expenditures on LECs'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subject to a price cap would have been $3.8 billion lower.  相似文献   
4.
监管失灵与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盛学军 《现代法学》2006,28(1):37-42
从中国市场监管权的制度设计看,明显存在定位模糊、设立缺乏合理考量、配置分散、监管者非专业性等缺陷,实质上是“政企不分”、行政主导的立法模式以及权力文化等体制痼疾在监管法制架构上的一种表象。因此,必须在推进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厘清政府经济职能、明晰政府经济职权的内涵和范围、重塑监管机构、设计适当的控制机制等路径,实现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6.
从纵向来看,邓小平的科技意识有一个萌芽、成熟和提升的过程;从横向来看,邓小平科技意识包括科技认知、科技情感和科技意志三个方面。邓小平的科技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法理学有关法律部门调整对象单一性的理论,金融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由金融调控法、金融监管法以及金融交易法等三部分组成。但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研究忽略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上,即表现为随意把与金融调控法性质迥异的金融监管法或金融交易法划入宏观调控法体系。当然,如果说金融交易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话,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之间则确实存在着让人容易混淆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从调整对象、法律行为以及法律渊源三方面入手,对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差异作出区分与比较,以求对金融法与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村规民约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在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村规民约都起到了维护农村规则之治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村委会制度和村民自治的完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村规民约。从制定法的角度来看,村规民约并不属于正统的国家法律体系,只能归入民间法的体系中。在民间法的体系下,村规民约有着其特殊的构成、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苹 《法学论坛》2005,20(2):78-8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贸易量的加大 ,专利权滥用行为的问题日益突出。专利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其被滥用同样会损害他人及公共的利益 ,构成对专利法等民事法律立法宗旨的违背和对反垄断法的违反。本文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理论进行了一般分析 ,并对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专利权滥用控制法律制度作了比较研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我国专利权滥用行为反垄断法控制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艳春 《行政与法》2005,(3):120-122
经济宪法学立足于保障个人财产权和限制政府权力,从而为矫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提供了新的、也是更为根本性的思路,这就是必须从宪法上明确对个人财产权和经济自由的保护,并严格限制政府的财政权和货币发行权,使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置于民主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