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践中,讯问策略在侦查讯问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人们对欺骗、引诱性策略的使用仍存在一定争议,因为一旦对这一策略使用不当,就极易导致虚假口供,造成冤假错案,但是如果正确运用对破案又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讯问人员应当遵循一定原则,正确使用欺骗、引诱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是我国犯罪侦查理论研究上的一个全新领域。诱惑侦查虽然在实践中大量存在,但我国现行法律无力制约诱惑侦查,其合法性一直颇受争议。从犯罪侦查的发展趋势来看,诱惑侦查是值得研究的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应首先从分析诱惑侦查的概念入手,探究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进而提出构建我国诱惑侦查法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诱惑侦查手段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运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其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基本理论的定位还存有重大争议。本文试图对警察圈套和诱惑侦查这两个一直以来颇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概念上的辨析,并从刑法的角度对诱惑侦查存在的价值进行评析,同时从教唆犯罪的角度对诱惑侦查后果的处理作一设想。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手段普遍适用于毒品等隐蔽性犯罪,已为我国法律所肯定.但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我国学说上普遍主张对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被引诱者在实体法上作无罪处理,似有不妥.程序法上,对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证据的排除,根据我国法律只限于某些场合.从国内外实务来看,对被诱惑者“定罪但从宽处罚”的做法得到广泛认可,我国应当进一步将这一做法具体化.由于对被引诱者减、免刑事处罚的规定已逾越司法解释的权限,应由立法解决.  相似文献   
5.
Abstract

Ethnographers in Kenya have, in the past, grappled with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in fieldwork. This is evidenced in the rich literature on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and dissemination. The discourses have bee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that fieldworkers in oral literature are guided by a code of ethics in their fieldwork.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 number of folklore researchers operate in an ethical void and are unprepared in mitigating various ethical dilemmas that they encounter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fieldwork. Relying heavily on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the writer, this article discusses dilemmas a fieldworker faces when conducting research in a violence-prone environment, and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s thereof.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末叶开始,日本为了与沙皇俄国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权益,把目光指向远东和中国的东北地区,以各种形式展开了间谍情报活动。谍报活动采取的是官民一体、官民结合、官利用民、民促进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志 《法律科学》2006,24(1):103-112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也是国内外学术界颇有争议的话题。诱惑侦查通常分为“犯意诱发型”和“提供机会型”两种类型。“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因可能引起诸多违法的后果而应被坚决禁止,而“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有其合理性,但有必要从适用前提、适用主体、适用范围、适用对象、行为方式和程序控制等方面进行规制,以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8.
倪云 《学理论》2009,(11):117-120
诱惑侦查作为应对新型犯罪的有力手段,在我国侦查实践中被广泛的使用,但相应的立法规范却非常缺失,因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法的价值分析,诱惑侦查有确立的必要性,我国应当尽快立法完善诱惑侦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控制下交付和诱惑侦查作为司法实践中最常用而有效的特殊侦查措施,在遏制、惩处毒品、走私等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刑事诉讼法对控制下交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对诱惑侦查仅进行了概括的授权。对于控制下交付,应当在适用主体、前提、目的以及审批方面进行规制;对于诱惑侦查合法性的判定标准,应坚持主观标准为主、客观标准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