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9篇
  免费   251篇
各国政治   171篇
工人农民   322篇
世界政治   1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4篇
法律   1601篇
中国共产党   564篇
中国政治   1009篇
政治理论   741篇
综合类   199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与中国发展和中国妇女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可使其更加适合中国妇女发展的国情,契合中国妇女解放的需要,解决我国妇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已有百年历史,在此进程中,随着国情的变化,妇女理论的主题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立足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回答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能、向何而去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需要从党的领导、人的全面发展、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媒介、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分期和妇女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五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介时代,网络空间成为政治传播线上宣传的公共领域,新媒介技术成为不断推动这个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媒介技术下的政治传播格局发生改变,政治传播主体更加多元,政治传播方式更加多样,政治传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转变传统公共政治传播观念,以新媒介技术为支撑,传播优质内容,寻求与公众的政治共识,建立公共传播与公众传播的多向互动格局,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能够对新媒介技术下政治传播生态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喻中 《法学论坛》2020,(1):40-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化表达,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论形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知。首先,从思想源流来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根基。其次,从理论个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要特性包括中国性、政治性与学术性。从学科定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既是法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了法治理论谱系中的一种最新形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根基、主要特性与学科定位,既是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前提,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与总体目标。从新时代的语境中加以分析,发现如今服务型政府建设还有许多不满足新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服务范围、服务理念、服务主体和服务供给机制等方面。针对上述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明确服务边界、牢固树立服务行政理念、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形成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红 《财经法学》2020,(3):150-160
个人信息本来是极其隐私的事物,在大数据时代却时刻处于"裸奔"状态,时刻面临被侵犯的风险。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信息保护再次引起关注。整体而言,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个人优先"与"公共优先"的宗旨博弈为出发点,以"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为基础,以个人信息权的保护为核心,以个人信息保护机构的独立设置为落脚点,为个人信息的保护奠定了基础。我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尽快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助力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伊玛堪是赫哲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运用生命历程理论,结合观察和深度访谈法,选择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为个案,考察其学习、传承伊玛堪的具体过程,提出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既需要作为个体生命的代表性传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政府、市场、专家学者、媒体等多种社会力量与其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7.
夏红莉 《理论建设》2020,36(2):72-76
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能力。当前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中还存在着政治敏锐性不高、政治定力不足、政治担当不够、政治执行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因此,新时代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必须从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出发,从党员干部个人和党组织主客观两个方面切入,既靠党员干部自身努力内外兼修提升政治能力,也要靠组织培养,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8.
The Havana Peace Accords of 2016 sought to end five decades of internal conflict in Colombia. As well as disarming the FARC, they promise to bring state institutions to abandoned regions and enable citizen participation. However, there is an obstacle to this which has consistently been overlooked by Juan Manuel Santos' government: a chronic distrust in the state dating back to colonialism. This article draws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with the Colombian government's ‘peace pedagogy’ team, tasked innovatively with educating citizens about the Havana Accords and incorporating them in the co-production of peace. It shows that citizens' learning about state policies, and reception of state efforts to shape that learning, are filtered through pre-existing perceptions of the state: in Colombia,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s of distrust. This ethnography illuminates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the Colombian peace process, offering implications for ongo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rds, and posing questions for other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arguing that historically-constituted perceptions of the stat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communicating government policies to society.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This study is first in nature to find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nd orientation (BRO), learning orientation (LO),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PERF) of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s (TSOs) in Pakistan.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filled through non-probability snowball sampling method from more than 300 senior managers working in different cities of Pakistan.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used for the mediation by running smart partial least squares software. The results prove that organizations with strong BRO philosophy not only help to develop strong LO culture but also help in achiev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goals. The study also discusse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limitations, and areas of future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During the last couple of decades, we have witnessed a proliferation of the project as an organizational solution in sectors as diverse as IT, housing, social services, education and culture. Despite a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phenomenon, we know surprisingly little of how processes of public sector projectification unfold in practice, especially at local government level. This article uses an institutional logic perspective to illustrate and argue that public sector projectification can be understood and conceptualized as the enactment of multiple, co-exis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 but where one particular logic is of growing importance – the project logic. It is argued that even though the project form is often perceived as more flexible than that of the bureaucracy, the practical outcome seldom represents a radical break with traditional, bureaucratic management models. Rather, it appears to aid a rediscovery and reuse of central bureaucratic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such as reporting, document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