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永 《当代党员》2006,(1):17-17
“领导干部到底干没干实事,我们老百姓也可以说上话了。”万盛街道万北一段社区主任朱书勇感慨地说,“现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我们老百姓说的话可是很有分量哟!”  相似文献   
2.
谭健 《当代党员》2011,(12):30-31
2010年4月25日,万盛区(今綦江区)南桐镇支路社区。 一辆拖拉机满载行李,从一简陋工棚出发,途经学校、卫生院……最后在一栋崭新楼房前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娄言  马明 《当代党员》2006,(2):31-31
“以前办个砍伐证,起码半个月,至少要跑五六趟。今天,镇机关党员陈开友给我代理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解决了,连烟都没有抽一支。有事情党员帮着办,好!”元旦前夕,万盛区金桥镇三台村的六旬老汉张厚吉喜滋滋地说。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时任万盛区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副局长的杨涛,受万盛区委组织部的委派,到南桐镇沙坝村担任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驻村助学指导员。在与村民的接触中,杨涛发现,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比较薄弱,他们非常需要具有法律知识的司法工作者的帮助。可是,要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村民呢?  相似文献   
5.
在嫌疑人眼里,他是让人害怕的侦查员,是让人畏惧的战士,也是让人尊敬的检察官。  相似文献   
6.
向涛 《重庆行政》2008,(3):80-81
万盛工矿棚户区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形成,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涉及2镇2街15个社区,棚户面积70万平方米,居住1.3万户、4.15万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改善民生,万盛区于去年正式启动并强力推进工矿棚户区改造。万盛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全市"民心工程"和工矿棚户区改造  相似文献   
7.
韦建云,一个从事了近三十年检察工作的老检察官。同事们亲切地称他“韦头”或“老韦”。每当听到这样的称呼,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答应。和韦老师共事近一年,我深切的感受到他对检察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一年来,他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保护弱者,就是维护公平正义”,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在他和蔼的面庞上读到的是一种坚毅与敏锐。  相似文献   
8.
陈亚莉 《当代党员》2009,(12):20-20
“感谢您不辞辛劳,在繁忙的工作中亲临茶树村,给我们送来了关怀和温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2009年1O月,万盛区区长潘毅琴收到了石林镇茶树村送来的一封信。这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源于潘毅琴两次走访茶树村,为村里绘出了发展蓝图。今年1月,潘毅琴走马上任万盛区区长,她选择的联系点就是市级贫困村茶树村。  相似文献   
9.
每周一至周五,万盛区的群众都能通过遍布全区村、社区的说事室,向党员干部说事、寻求帮助。这是万盛区落实“三项制度”的有效载体。广大群众亲切地说:“有话,就去说事室说;有事,就找党员干部。那是咱们的‘110’!”  相似文献   
10.
日前,重庆市万盛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敖川率全院党组班子、职务犯罪预防科及控告、申诉检察科负责人来到万盛区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