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10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各国政治   880篇
工人农民   575篇
世界政治   26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08篇
法律   8327篇
中国共产党   21432篇
中国政治   25668篇
政治理论   6333篇
综合类   8029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1051篇
  2022年   1118篇
  2021年   1323篇
  2020年   1528篇
  2019年   627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1059篇
  2015年   2162篇
  2014年   6613篇
  2013年   5716篇
  2012年   6942篇
  2011年   7632篇
  2010年   6490篇
  2009年   6223篇
  2008年   6456篇
  2007年   4287篇
  2006年   4089篇
  2005年   2901篇
  2004年   2249篇
  2003年   1756篇
  2002年   1780篇
  2001年   1608篇
  2000年   1109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于全党统一思想,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中奋勇前进,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决议》提炼和总结的十条历史经验,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它既是百年奋斗历史的科学总结,又是我们党在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必须遵循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3.
和约书成走达官,中原王气已凋残。牛皮地割毛难属,虎尾溪流血未干。傍釜游鱼愁火热,惊弓归鸟怯巢寒。苍茫故国施新政,挟策何人上治安?——谢颂臣2021年年底,这在传统节气上应是已迎来入冬季节。  相似文献   
4.
5.
制度广义上包括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规定。缓解收入不平等,既应注重微观个体的意识重构,又应侧重政府层面的政策设计,因此,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涉及制度基础的、追根溯源式的创新性尝试。文章的观点是:第一,缓解收入不平等应遵循一种“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即经济个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和可获得的资源禀赋,去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既应合理地看待不平等现象,又应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者则应有效地降低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割裂,同时又应主动地补偿低收入者的资源耗损;第三,政府应设计并遵循“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应搭建经济个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6.
《实践》2021,(4):22-24
在两个百年交汇节点,以建党百年为契机,面向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体现了总书记深邃的理论思维、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具有很强的时空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现实指导力。  相似文献   
7.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告别2020年,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联合国官微在元旦当天感慨:"让全世界遭遇严峻考验和痛苦煎熬的2020年终于翻篇了!"这句话让无数网友共鸣,"终于"二字道出了世人普遍的情感指向,那就是迫不及待辞旧迎新。峥嵘岁月稠。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从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到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再到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人民在这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产业发展的新型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的高端化。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来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工业化的逻辑。坚持工业化逻辑就是要防止过度去工业化,从新兴产业的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两条路径入手,以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继续工业化及工业现代化为基本逻辑,在坚持把实体经济做优做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进而构建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业化逻辑的实现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作用,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未来新产业的发展;完善支持体系,创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方涛 《求知》2021,(2):29-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结建党百年来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把握基本规律、更好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的力量源泉,其生成有着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承继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抗击灾难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从实践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的砥砺和淬炼。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