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61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278篇
中国政治   342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奉俄协定》对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奉俄协定》是一个不为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它的签订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即奉苏、中苏关系再起波澜,奉日、中日关系走到尽头,苏日关系的调整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区域主义是一种政治过程,为的是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合作和协调。就东北亚区域整合而言,中日韩各有其地缘经济策略,因此中日之间的联盟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实现,日韩两国已就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进行了会谈,但两国均极力保护其农业部门,日后如达成协议其内容值得关注,中韩之间目前还没有双边协议,东北亚三国的三角联盟目前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3.
鉴于东北亚历史的特殊性,本文注意到东北亚很难像欧盟等其他区域共同体那样实现整合,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加强文化艺术与文化产业方面交流的方案。考虑到21世纪超国家主义、区域整合症候的最大因素是通讯的发达,提出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媒体整合与共享的方案。为了通过感性与理论性的共享而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与交流,提出了通过重要的前导产业即文化资源的交流与体验、文化信息内容的共同制作与交流的形式来推动经济与文化方面交流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董忠  仕明 《世纪风采》2006,(9):37-39
这里是中国万里海疆的中段,向南是长三角经济圈,向北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向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向西是无限伸展的大陆桥经济带;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太平洋石油管道与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第一条石油运输管道已于2006年4月开工修建。太平洋石油管道是俄罗斯落实其东方能源外交战略、实施能源外交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主要以低层次初级产品与劳务输出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出东北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加强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需要重构区位优势,调整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分工的产业组合。为此,要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世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替代产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围绕广西的对外开放战略,最热门和最具影响力的话题,莫过于“一轴两翼”和泛北部湾经济圈。诚然,“一轴两翼”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一旦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必将对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划时代  相似文献   
8.
孟华  郭鑫 《台声》2006,(2):44-44
伴随着新的中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出炉,以及环渤海经济圈日益显现的良好发展前景,台商们一贯敏感的商业神经再次被触动,他们在长三角立稳脚跟后,继续北上,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所做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显示,在整体投资环境上,华东地区仍然像几年前一样,是台商们的“最爱”。但是在整体竞争力上,以北京、天?为中心,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地区已经超过了华东地区——这一结果自2004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现了两次。 同样在这个调查中,环渤海地区还有3个城市入围台资企业获利前…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经济圈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之间协同、联动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组建城市经济圈成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明确区域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及其意义和作用,根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构筑经济圈,是实现地区崛起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文明论:东北亚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东北亚区域研究重要的理论架构,文明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东亚文明“浑然一体论”的束缚,进一步理解东北亚区域文明的基础构造,把握东北亚区域文明结构体系内部“中心—边缘”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处理好国别研究和区域文明整体研究之间的关系,在比较中加深我们对东北亚区域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