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南风窗》2007,(10):10-10
中产阶层遭遇“权力排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宛丽近日撰文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处于发育期的“新中产阶层”正在遭遇“精英陷阱”:这一群体理论上堪为“精英”,但在现实中却遭遇来自“精英联盟”的“权力排斥”,向上流动及发展的机会受阻。  相似文献   
2.
《上海支部生活》2010,(9):48-48
当下中国,高房价、就业难、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原有底层群体向上流动越来越难,甚至还有不少中产阶层一不留神沦落为新底层。  相似文献   
3.
张慧瑜 《南风窗》2012,(24):92-94
在娄烨作品中,从长大却无法成人的故事,到无法在一起或一同进入社会秩序的都市男女,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自画像。第六代导演们也许未必受乐于观众,但仍在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北京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1965年3月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代表作品有《春风沉醉的夜晚》、《紫蝴蝶》等。娄烨浮城:中产家庭的脆弱借用《浮城谜事》的片名,可以说,娄烨电影大多讲述当下中国都市青年男女"谜"一般的"秘事",很少有大陆导演如此痴迷于城市、爱情、暴力、性爱与身体的书写。娄烨电影让人想起香港的王家卫和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等小资经典,他们都是1990年代以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态是社会舆情的心理基础,以动态而弥散的方式影响着舆情走向,左右着舆情的色彩基调,而舆情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心态的一种折射。通过对杭州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当前城市中产阶层存在的一些心态问题。而为了优化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首先必须优化"社会生态",其次则要优化舆论环境,强化对城市中产阶层社会心态的引导与疏导。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的制度设计中,许多农民工的孩子被逼得不得不选择留在上海的中专、职校、技校等这些在上海本地人看来属于穷途末路的地方就学,与父辈相比,他们的生活往往也就不会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蓝芳编译 《求贤》2013,(9):40-43
近日,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一项名为《经济阶层与劳动力市场的内览: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阶层与中产阶层工人》的报告。报告称,在过去20年亚太地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经济增长,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因此脱离贫穷;而属于中产阶层的工种目前已经达到区域总体雇用的五分之二,呈日渐崛起势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产阶层迅速成长,相关研究已逐渐为学界高度重视。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沈瑞英教授撰写的《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有着鲜明的理论特色。该书针对学界有关中产阶级的某些惯常观点,提出与论证了若干有一定创新性的见解,其总体思路是以"问题意识"来超越以往一些理论假设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和研究路径,开拓一种不同制度文化背景下有关中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我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转型,理论界对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阶层——中产阶层的认识也逐渐深入。本文旨在对理论界关于中产阶层的概念、界定标准、特点、作用、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中产阶层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我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理论界对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阶层——中产阶层的认识也逐渐深入。本文旨在对理论界关于中产阶层的概念、界定标准、特点、作用、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3,(10):8-8
<正>中国经济"硬着陆"并未出现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有时年增长率高达两位数。现在,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终结了吗?不。有关"中国硬着陆"的说法言过其实。中国在过去半年里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速比从前减缓,但这不单有中国自己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欧洲的需求减弱。此外,经济增长放缓绝对也是有意为之。中国的新政府由此表明了推进经济改革的意愿;人们在反思过去那种咄咄逼人的经济增长方针。城镇化和国内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最近,在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的推动下,零售额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在消费领域之外,工业也在继续增长。对效率更高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求会增加。这一方面是为了推动经济继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鉴于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在中国越发受到重视。毋庸置疑,中国在今后20年面临巨大挑战——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社会上。但这是经济增长的代价,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整体而言仍将显著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德国《商报》作者:卡斯珀·罗尔施泰德(德国汉高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