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2年7月18日至19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共产党历史网参与举办,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协办,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承办的"纪念中共二大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出席此次研讨会的还有从133篇应征论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中共二大召开90周年,进一步推动对中共二大的研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静安区委、上海中共党史学会定于2012年7月在上海市联合举办"中共二大的历史地位———纪念中共二大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汪家华 《党史文苑》2012,(8):68-71,78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关与会代表的原始资料至今未见,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对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又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特别是对北京和湖北的代表,更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可信度的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北京代表为罗章龙,湖北代表为项英。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口号,是中共二大,在二大宣言的结尾处,赫然写着这个口号。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2名代表出席大会,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和9个决议案,选出了由5名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纪念中共二大召开9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2年7月18日在上海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到会并致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霍海丹,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巡视员赵勇民,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俞克明,副主任徐建刚、严爱云,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龚德庆,上海市静安区区长周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才提出,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早在2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中共二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探索的一次重要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前途等。尽管这些探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后来的革命实践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了党的第一个《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这是中共妇女解放思想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信仰共产主义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围绕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为妇女运动决议的出台奠定了思想基础.党在创建时期所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为妇女运动决议的制定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8.
确定中共二大代表的名单是个难题。本文根据几位当事人的回忆和仅存的两份原始文献资料,对出席中共二大的七个地区代表是谁、毛泽东有没有参加二大、二大代表究竟有几人等问题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9.
正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他不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语),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袖,对中国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一生经历坎坷,毁誉参半,但是民主是其终身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陈独秀虽然没有亲自出席中共一大,但由于他在五四运动时期高举科学民主旗帜的巨大影响力,由于他对无产阶级新文化的热情宣扬,由于他为创建中共所做出的思想上、组织上的重大贡献,仍然被选为第一任书记,并连任五届,成为中共早期组织上、精神上的领袖。  相似文献   
10.
孔同 《世纪桥》2012,(16):24-25
位于上海辅德里中共二大纪念馆的墙壁上,挂有十二个出席“二大”的代表像,其中一幅却是空刍,这正是至今还没有研究确认的一名代表。究竟这“第12人”是谁?是否还可能有其他的代表存在?或者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有关“二大”出席代表的名单,成为当今专家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