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8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299篇
中国共产党   418篇
中国政治   634篇
政治理论   153篇
综合类   2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培育家国情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家国情怀的时代性、继承性与实践性出发,结合"00后"大学生个体、家庭及社会环境等特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者应加强思想价值引领,以文化自信滋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夯实家国情怀培育的基石;主导网络声音,增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思想认同;引导学生明大志、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张成林 《奋斗》2021,(2):54-5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不仅记录了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创新创业,也见证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成长成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企业家怀仁爱之心,施仁义之举,捐款捐物捐服务,迅速复产保供应,折射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赋予企业家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刑警与科技》2006,(5A):150-151
《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2月2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告,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14日,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这是一部务实又坚定、理性又温和的法律,深受海内外同胞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与支持。台湾问题原本就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而台湾岛也是属于中国神圣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年来,台湾岛内少数“台独”分子,疯狂叫嚣“台湾独立”。“台独”势力不仅在岛内发烧,而且蔓延到海外,企图依靠某些外国势力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这…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06,(3):56-56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是,这引起了美国右冀势力的激烈反对和攻击,有些国会议员甚至指责卡特总统的行动违背宪法、背叛盟友,影响美国的历史传统和外交道义精神。这就使得1979年1月15日召开的第96届美国国会的头一天。显得特别热闹。参议院中,议员们一下子提出了6项议案,以后几天又提出了6项议案,目的都是要打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约束,确保美国与台湾所谓“外交”和军事关系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赵林 《学习与实践》2006,(7):117-122
英国近代的政治发展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从亨利八世揭开了英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之后,安立甘宗就成为促使英国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迅猛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英国宗教改革除了加强王权之外,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产还俗,它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宗教改革的进程继续稳健地向前推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繁荣,造就了英国近代史上辉煌的“黄金时代”。但是另一方面,来自民间清教徒的更为激进的改革呼声却日益高涨,这种呼声最终导致了1640年代的英国革命。在经历了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之后,宗教的妥协也导致了政治的妥协,从而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立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7.
孟兰英 《共产党人》2007,(12):49-52
20世纪50年代初,曾经有这样一艘船,航行在中美两国之间;也曾经有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乘坐这艘船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钱学森、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梁思礼、侯祥麟等等,他们的选择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刘柠 《南风窗》2007,(1):79-80
如果安倍2007年能顺利度过内政改革和参议院选举的考验的话,对中日关系也许是不坏的选择。但如果安倍政权超越“短命”成为“长期政权”的话,日本“普通国家”化进程就会提速,这反过来又会刺激中日两国新一轮民族主义的对立。这是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9.
梁国扬 《台声》2005,(4):34-35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一贯立场,体现了全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共同意志,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关心和爱护。这部法律的通过让所有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深受鼓舞。我们坚决支持《反分裂国家法》反对“台独”、反对分裂的立场。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是包括两岸同胞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家园。维护家园的完整,既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也是共同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岛内分裂势力少数人为了一己之私,…  相似文献   
10.
中亚五国政治民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五国的政治民主问题 ,既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有些学者提出 ,中亚五国在其立国之初还有些民主的迹象 ,但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宪法的修订 ,总统权力的扩大 ,已经再也找不到民主的影子了。本文在肯定中亚五国存在政治民主的前提下 ,对中亚五国政治民主的现状、形式、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