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13篇
工人农民   103篇
世界政治   2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9篇
法律   2679篇
中国共产党   3185篇
中国政治   2961篇
政治理论   900篇
综合类   149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977篇
  2013年   958篇
  2012年   1029篇
  2011年   1062篇
  2010年   793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逐渐离我们远去,盘点这一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民生法治事件,在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2.
治安学专业课程应科学合理构建课程思政框架,应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回应时代之需、把握专业之要、锻造育警之魂。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下对社会生产力状况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之间的不协调作出的正确研判,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联系紧密,"人民"是贯通两者的主题与主线.社会主要矛盾新概括明确了新时代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新阻力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同时也指明了人全面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与日俱增的新要求和新诉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向往,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进程中不断开辟人的全面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作为一名党的组工干部,我要深学细悟笃行六中全会精神,勿忘苦难辉煌、无愧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在振兴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奋楫扬帆、砥砺奋进,交出新赶考路上的优异答卷。在思想洗礼中坚定信仰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相似文献   
5.
日出东方,星落银河。咒逝川兮,百年转瞬。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的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百年的披荆斩棘、玉汝于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驾驶奔向光明和希望的“红船”。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述“浙学”与“浙东学派”名称的由来,指出“浙学”名称始于朱熹的批评,其后由刘鳞长、全祖望等肯定;“浙东学派”名称始于明史馆臣的批评,其后由黄宗羲、梁启超等肯定。次述浙东学派的演变脉络,将北宋到南宋、元、明、清以至近代浙东学派的发展脉络梳理一遍,进而论证解析了浙东学派的思想内涵、基本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尹飞 《中国人大》2020,(9):54-55
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重新描述,明确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则是对这些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法律表达。  相似文献   
8.
9.
刘中 《求知》2020,(5):29-31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大众化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0.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原则,应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向度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深入洞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对170余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于"人"的解放价值旨归的进一步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以人民为初心"奋斗目标的新赋能,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为人民谋幸福"治国理政价值追求的新诠释;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深化概念认知理解基础上,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明晰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