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343篇
中国共产党   509篇
中国政治   754篇
政治理论   276篇
综合类   4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为焦点,探讨这部以革命英雄典型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大陆的政治运动中与社会文化里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要处理的时段是从中共建国到文革结束。保尔·柯察金在小说中展现出苏联内战时期与敌人斗争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对党的忠贞,是斯大林时期的英雄榜样。这样的精神也正是这一形象能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傅珊 《理论月刊》2006,(7):48-50
人和人性的问题是社会的根基所在。人性论哲学与社会治理的思路密切关联。战国思想家荀子倡“性恶”和“法治”,开辟古代中国两千年礼法合一传统之先河。其间所存在的逻辑演进关系,为当代关于法治理念的思考提供了绝佳的标本。  相似文献   
3.
毕京波 《工会论坛》2005,11(2):68-69
人本管理是广受我国企业关注的一种管理思想 ,但我国多数企业对它的认识较为肤浅。本文结合我国实际 ,从人性假设、个体与群体、契约意识、权变观等新角度 ,就如何实施人本管理 ,怎样有效发挥人本管理的积极作用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自其产生之日起 ,就不断地进行着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为了有效地组织生产以及便于人类的不断繁衍 ,管理活动一直是人类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自身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 ,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因此 ,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 ,都是离不开人们对于人类自身本质的认识的。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自身本质的不同认识 ,都是那一时代、那一民族的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着重点。因此 ,对于人性、人类本质的认识是我们进行社会管理活动的前提。那么到底有没有共…  相似文献   
5.
钱继磊 《行政与法》2007,3(2):106-108
“以人为本”成为我国新的治国理念。它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以人为本的人性论基础角度论述以人为本与人性理论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冰冷的手铐、严肃的执法面孔、撕心裂肺的离别哭声,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一幕幕似乎总与司法活动相随。如今,传统做法在重庆市检察机关办案中被打破。据近期媒体报道,该院出台新规定,检察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如发现犯罪嫌疑人家中有老人、小孩及病人在场,可暂不进行搜查和抓捕。  相似文献   
7.
西方自然法学家认为,“自然法”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观念,它既包含着我们一般所讲的法律,又包含着规律、权利、正义和理性等涵义。正因为如此,“自然法”是比实在法更神圣、更高级的东西,它既是实在法的基础,又是衡量其合理与否的标准。自然法观念的价值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8.
对创新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也是21世纪的时代精神。创新的本质是属人性的发展。创新的历史特征表现为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人类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乐清市供电局在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来塑造好企业的总体形象;其次,是有创意的精心设计好各项活动载体,把企业的每个“细胞”激活,成为一个个亮点,使企业充满着活力和动力;三是在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回报社会,要积极主动参加一些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尽量多做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0.
春燕 《城市党报研究》2005,(1):55-55,49
在人们看来,新闻工作者是令人羡慕的职业,而在我的心中,她是肩负着责任的十分神圣的职业。我如愿以偿走进新闻队伍时,就立下志愿: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尽快成才,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专门学问,不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学习很难胜任。青年记者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或从事新闻工作没多久,思想上比较稚嫩。业务上比较生疏,对于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所思所想也就比较浅薄,易受迷惑,反映到报道中,会因此出现一些政治性和业务上的差错。因此,青年记者成才的第一步,必须加强政治理论的修养和新闻业务的研讨,对出台的各种方针与政策多加研究,在思想上保持与形势同步,以此来增强自己的政治敏感,提高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只有具备了思想和业务的深度,才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稿件中充分体现党和人民对新闻媒介的要求,自觉维护党报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塑造记者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