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人权的价值论、人权的规范论及人权的事实(实证)论来阐释人权,以求展示人权的不同侧面。在人权的价值论中,考察了人权的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并揭示了人权价值内含的三个信念:人的共同性与多样性、人的平等、个人自治理念;在人权的规范论中.分析了人权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内容,对人权内容的分析,主要借助于霍菲尔德的权利分析框架;在人权的事实论中,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了人权现象作为一种事实在人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内在基础。最后,基于对人权的上述理解,反驳了关于“人权谎言论”的观点。揭示了人权的人性关怀与对现世的意义,从而又反过来深化了对人权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证明标准理论中的“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是基于相同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和相同的现实时空 ,所以在操作层面上得出相同的证明标准是必然的。“客观真实说”与“法律真实说”都趋同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诉讼证明标准 ,则源于诉讼价值论上的趋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而是“效用 /劳动价值论” ,或“生产力 (率 )价值论” ,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正宗”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 ,现在我们应加以否定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有相通之处 ,我们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勇  陈德玺 《唯实》2012,(7):40-43
马克思主义源发于欧洲,途经苏俄,在中国落地生根并磅礴发展,经历了"原生态"、"次生态"和"再生态",催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成果。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现实性"、"可能性"和"开放性",也昭示着马克思主义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5.
偶然防卫不是正当防卫,造成符合构成要件之结果时成立犯罪既遂;主张偶然防卫无罪的结果无价值论者认为应该坚持"防卫意思不要说",采取事后判断的标准,此时偶然防卫不可能具有违法性,因而是无罪的;但是"无罪论"无法解决紧急救助型偶然防卫中"多层偶然防卫"的问题,其解释工具"法益衡量"也无法回应防御型偶然防卫问题,对过失偶然防卫中的"过失之过失"问题更是避而不谈。从刑法教义学的解释原理和对四要件犯罪体系合理性的论证来看,偶然防卫应当成立犯罪。  相似文献   
6.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和突破,蕴含着深刻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它体现着对党的历史任务、历史方位、现实状况以及执政规律的高度把握,体现着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之间的理论逻辑性,从而更进一步地体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实践逻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这里所说的两个"剩余",指的是"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这两个概念。对于这两个概念以及"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这样的观点,理论界不会感到陌生;但如果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整体意义上去把握,在真正弄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共同走向的基础上,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意义,那就还有许多理论问题要澄清了。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大以来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为指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刻的价值层面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理解,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更好地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典型案例】被告人郑某和李某预谋"找个女的抢钱",郑某事先已打算抢劫过程中要进行强奸,但李某事先对此并不知情。2011年8月6日深夜,二被告人开车把被害人陈某(女)骗上车,后带至江边。二被告人共同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行把被害人陈某拖至江边一偏僻树林内,被告人郑某把陈某推倒在地,并让被告人李某去拿刀恐吓陈某,郑某威胁陈某把衣服脱光,被告人李某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也没去拿刀。后被告人郑某对  相似文献   
10.
从"实在论"走向"价值论"的当代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在其本性上是思考人类生活及其世界的“价值问题”的理论。哲学范式的转换,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生命本质的意义、实现方式和内容的改变,它体现人类对自己生存命运的关注,对理想境界及本性完善的价值追求。纵观西方哲学形态演变的历史,可以认为是从“实在论”范式向“价值论”范式转变的历史。当代价值论范式转向的实质,就是要从“实在论”思维范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一种立足于人的价值性活动的哲学思维,进入价值论所面对和关注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创造人与社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需要的当代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