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忠诚与背叛》这部电影以1927年我们党组建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在敌人威逼利诱和杀戮面前不屈不饶的光辉事迹。观看后,我受到深深的震撼。  相似文献   
2.
禹敏 《湘潮》2021,(2):60-62
双峰这片深具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既是近代湖南乃至中国革命时期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英雄辈出的革命老区。在这里,一大批革命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3.
正江津籍革命先驱冉钧,是重庆工人运动的前驱和四川建党时期党组织的领导者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冉钧被埋没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烈士恢复了英名,并修建了烈士墓与纪念碑,但当时因史料有限,冉钧的生平事迹并不翔实,甚至个别之处还存有疑问。如今,随着地方党史工作的深入推进,笔者有幸参与了冉钧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查找到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使烈士短暂一生的相关信息渐渐充实起来。  相似文献   
4.
方志敏,一位被中共几代领导人高度评价、为人民群众所熟悉和敬仰的革命先驱.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光辉业绩却感召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彩色故事片《血沃中华》,并于1981年初在全国公映.这是第一部以方志敏业绩为内容的故事影片,然而,人们对它的创作和拍摄情况了解并不多.在此,我将自己所掌握...  相似文献   
5.
漆菲 《党政论坛》2009,(20):29-29
今年全国两会上,众多来自能源行业的代表、委员呼吁,应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许多专家也认为在秉承“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前提的同时,应该寻求更好的途径加快我国南海石油开发的步伐。通过多年的调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副主任薛力,提出了由南海“六国七方”共同组建“南沙能源开发组织”的设想。为此,《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就南海开发的问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6.
陈正卿 《团结》2012,(4):54-57
何香凝作为民主革命先驱、爱国民主活动家和著名书画家,为国家的进步、发展和文化艺术繁荣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本文拟就抗战之前何香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纪念日。本刊开辟此栏目,用名人传略的方式,追思作为民族民主革命发端、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示纪念;并祈盼两岸和平统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春秋》2011,(5):1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山东是辛亥革命重要的发祥地和成就地。当年同盟会五个支部之一的北方支部就设在烟台,统领着山东和北方数省的革命活动。山东革命党人积  相似文献   
9.
在时隔 75年之后 ,张隐韬其人、津南起义其事已日渐鲜为人知 ,但这并未改变一个事实 ,即 :张隐韬及其领导的津南起义 ,早已超越“青史垂名”的境界 ,凭借其无可争议的先驱性探索 ,被永久地熔铸进了我党早期武装斗争的客观历史进程之中。1  张隐韬 ,1 90 1年出生于河北省南皮县唐家务村的一个贫农家庭。 1 91 8年秋高小毕业后来到天津 ,曾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1 92 1年加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学习马克思主义 ,向工人宣传革命思想。中共“一大”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中共北京区委组织部军事运动工作小组成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特…  相似文献   
10.
在全总领导岗位上1 92 8年 1 1月上旬 ,项英参加完党的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届代表大会之后 ,从莫斯科回到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在党的“六大”上 ,项英由一名领导基层工作的普通中央委员 ,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委 ,成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 ,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在政治局常委的分工上 ,项英主要分管职工运动。在从莫斯科回国的途中 ,项英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职工运动中贯彻“六大”通过的《职工运动决议案》。他认为 ,决议案中强调的“工会应当在领导工人进行日常经济斗争中去团结群众 ,再转变为政治斗争 ;要有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