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7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从战略规划层面还是政策实施层面衡量,当前美国的全球战略已正式进入后反恐时代。除了将国家安全战略重点由反恐转向应对大国竞争,美国全球战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为,一是全方位重塑美国的实力优势,以实力赢得竞争;二是坚持"美国优先",奉行"有原则的现实主义";三是重整盟友和伙伴体系,让盟友和伙伴反哺美国;四是推卸国际责任,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地区热点方面当"甩手掌柜"。鉴于美国的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其全球战略的新变化势必对未来世界秩序产生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是具有全球战略的经济组织。全球化意味着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地理范围内扩展自己的业务。全球化还包括跨国公司为利用经济增长和需求的趋同与差异,而与其他公司进行有效竞争,打进世界上所有的大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5月初,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和日本外相、防卫厅长官再次举行“日美安全协商委员会”会议(简称“2 2会议”),就采取具体措施,强化日美同盟,明确日美军事分工合作,落实去年2月19日“2 2会议”提出的“地区与世界共同战略目标”最终达成协议。这一协议的实质是推动日本加强军事力量,实现日美“军事一体化”,进而将日本全面纳入美国全球战略体系,使之成为美国维持和加强其全球和亚太霸权地位中的“坚定的战略伙伴”。其动向直接关系到日美军事同盟与日本国家政策未来走向,导致亚太乃至世界战略格局的重组,与我国安危密切相关,值得严重关注。一…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发生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无论是为了实现独霸全球的战略目标,还是从本身的安全利益着想,美国当前关注的重点仍是全球恐怖活动和伊拉克战争.美国是一个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国家,多少年来,它一直把对外活动重点放在欧洲,但是东亚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了美国的重视,为此,美国的对外战略部暑在进行适当的调整.中美关系确实也很复杂,既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也存在不少重大的分歧,这需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和平协商,以消除分歧、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5.
王碧峰 《小康》2012,(6):117
正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近日偶读黄树东先生《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感触颇深。美籍华人黄树东是一位在美国打拼了近20年的成功华尔街精英。多年高级资产经理和金融分析师经历,使他惯于从政治、经济、社会角度透析问题,从全球战略视角看待问题,从博弈维度解读隐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外交政策》杂志撰写了以《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为题的评论文章,全面论述了21世纪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以及美国的亚太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进一步调整的先声。其核心观点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即将移向亚太。  相似文献   
7.
以九一一事件为标志,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是以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反恐战争"。这一战略正在结束。美国新的战略重点被确定为亚洲,针对中国。针对中国并不必然是敌对、包围和遏制中国。美国对华战略还没有因美国全球和地区战略调整而改变。"重返亚洲"或"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应对中国的崛起及地区地位和影响的上升,维护美国在亚洲的主导或"领导"地位,平衡、制约和防范中国。在国力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美国新的地区战略以军事和安全为主要手段,挑拨和利用亚洲各国间的问题和矛盾,进而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刊专稿     
【主持人导语】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实现性别平等的战略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当代中国政府的战略选择。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明确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近年来,社会性别预算的国内外实践,为社会性别主流化找到了富有创造性的制度保障,它将抽象的目标落实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为社会性别主流化提  相似文献   
9.
王春燕 《亚非纵横》2012,(6):28-33,39
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自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两次战争的无作为到目前积极帮助乌干达清剿上帝抵抗军(LRA)的行为转变过程,指出美国转变大湖地区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逐步形成及追求全球领导权的需要,大湖地区本身所具备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地区民族矛盾及冲突日益复杂使之更容易介入。同时,本文对未来美国在大湖地区的战略前景做出分析,认为美国在推行这一地区民主化政策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引起该地区可能再一次陷入混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刘建飞 《东北亚论坛》2013,(3):3-12,115,126
无论是全球战略层面,还是亚太战略层面,中美安全目标都有许多交集之处,这决定中美有很大合作空间;但是,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安全目标中,这决定中美战略竞争有很强的动力。随着中国崛起和中美实力差距的缩小,两国安全目标矛盾将更加突出,两国战略竞争的动力也随之增强。然而,防止双边关系走向恶性竞争进而引发中美之间的新冷战,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安全、和平与发展。应对中美安全目标矛盾,关键在于摈弃冷战思维和传统权力政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