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大都知道“奉军易帜”和“西安捉蒋”的史实,但对尘封了大半个世纪的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常荫槐这桩历史公案,普通读者却知之不多。就连一些历史学家对此事件的真相,多年来也是众说纷坛、褒贬不一,“杨、常事件”似乎成了世纪之谜。作者通过对有关历史文献及大量原始档案材料的整理研究,并寻访了为数不多的知情者,对事件真相作最新披露。  相似文献   
2.
刘火 《公民导刊》2015,(4):56-57
3月15日,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有关记者提问时说,希望全民阅读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4月23日,我们又将迎来世界读书日。本期《书屋》栏目特选登几位不同身份人的读书体会,在"全民阅读"的氛围下,他们的感受能否对你有触动?  相似文献   
3.
胡阿祥 《唯实》2013,(1):86-89
2012年12月19日至2013年1月2日,笔者主讲的《国号》在央视10套“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国号》节目的主旨,是揭秘夏、商、周、秦、汉、新、晋、隋、唐、周(武璺)、宋、大元、大明、大清计14个统一王朝国号的由来。在节目的最后,笔者指出:“中华民国”国号,开创了中国国号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历史从“帝国”时代进入了“民国”时代。  相似文献   
4.
吧城华人社会中的异族女婢极少受到学界关注,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和群体地位,她们在华人与其他民族之间充当着相当重要的交往媒介。主要表现在:其一,直接介入华人婚姻,形成华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其二,诱使华人女子私奔、私通于异族家庭,促动非合法形式的民族通婚;其三,介入华人经济生活,在华人商贸往来中沟通双方;其四,沟通着华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在双方文化交流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圣日耳曼法中友协获奖征文)为什么我要学习汉语?因为我喜欢侦探小说、猜谜和诗词。你问我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我解释给你听。很多年以前,我偶然发现了一部侦探小说《狄公案》,主角是唐代大法官。我立刻沉浸在这个完全陌生的  相似文献   
6.
禅宗虽说“不立文字”,却有成千的公案,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不然。每一个公案都是一段真实的故事,文字仅仅是一个载体而已。禅,就蕴含在那一刻的真实之中。透过文字去把握文字背后的真实,那个禅的真实,那个佛法的真实——也就是人生的真实。如此,则可谓“与祖师同行”了。  相似文献   
7.
明代是公案小说创作空前繁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言公案小说和拟话本公案小说,继承了唐宋文言公案小说和宋元话本公案小说的优良传统,反映社会生活的面比以往更为广阔,对司法腐败现象的揭露也更为深刻。其中拟话本公案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的最高成就。明代中后期还出现了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批书判体公案短篇小说专集和传记体公案小说。它们标志着公案小说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显示了公案小说专集的文学性逐渐增强、并向长篇公案小说过渡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8.
“三言”中的公案小说既有描写刑事案件的,也有描写民事案件的,还有描写政治性案件的,题材呈现多样化。作品的美学风格既有悲剧性的,也有喜剧性的,亦有悲喜剧因素融为一体的。小说的情节安排手法多样,具有平中出奇、生动有趣的特点。“三言”公案小说中塑造了不少具有鲜明个性的审判者、受害者和犯罪者形象。  相似文献   
9.
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明代白话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是古典公案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这两篇作品可以看出我国公案小说从出现到成熟的发展轨道,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和封建司法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08,(19):27-27
明朝万历年间,江西吉安有一富豪在娶亲办喜事时混进了小偷,但没抓到直接证据,小偷抵赖,最后,县官采用一条妙计将贼人治服,被当地人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