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160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村民自治的宪政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将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全力以赴.历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1982年以来,中央共颁布了关于"三农"问题的8个一号文件.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为此,特编发此组文章,从法治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问题,内容涉及农民的政治权利、村民自治、村委会职能、义务教育和农地承包经营权,以期引起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2.
30年承包无限顺延下的农地矛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凯 《南风窗》2007,(22):32-35
2004到2006年进行的完善土地二轮延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是在羿树林这里,一些细节仍然历历在目。羿树林是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聂河村村支书,在村里前后做了30多年的村干部。去年因为聂河村在完善土地二轮延包、确权发放农业部统一定制的土地承包权证时,调整了村民的承包地,和《土地承包法》及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国  相似文献   
3.
农地产权制度变革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缓慢,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家庭承包制作为 特定历史时期的制度安排,解决温饱问题是成功的,但时至今日已难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次突破性重大改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理想的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户投资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二十多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农户家庭由过去单纯的消费组织变成了生产和经营组织的有机统一,投资决策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户投资已成为农村投资的主导力量.影响农户投资的因素是复杂的,近年来,农户投资呈现出波动性、短期性、非农化和不平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有效率的农地制度是孕育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现行的农地制度还不完善 ,束缚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深化农地制度改革 ,优化农地制度安排 ,是促进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地制度即为土地占有的方式和使用方式,不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土地经营方式直接影响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方式和规模.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对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交易成本和农地使用权流转组织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英良 《理论学刊》2005,(10):51-53
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交易成本,这使得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效率不高。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在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设立相应的组织形式来完成农地流转交易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在市场组织、政府组织和专门的中介组织这三种组织形式中,介于市场组织和政府组织之间的中介组织是最有效率的,应该设立多种形式的中介组织来实现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地流转制度体系制约了供求主体能动性的有效发挥,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经常职能错位并损害农户的合法权益。农地流转资本化有效地点击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瓶颈,对遏制城市空心化、促进新"四化"协同发展、根治征地群体事件高发以及加快农民市民化等焦点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2,(8):93-94
黄延廷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撰文认为,通过农地确权化解人地矛盾以保证国家稳定,谋取社会发展,促进民生幸福,古今中外的实践验证或体现了这一规律性的认识。据此,确定我国今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界定农地归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继续将土地权利排他性地界定给农户;鼓励农地权能分离组合,进行规模化经营;试探实行股权农地十保障农地的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必然以农业现代化为要义。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土地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都极为重要,而改变农地权属虚置的现实,是解放农地生产力的核心问题。2008年,重庆试行以"地票"交易制度为突破口盘活城乡建设用地,从另一个方面触动了土地权属认定的规则。农村闲置宅基地变现意味着土地交易,而在权属不清的情形下进行的交易本身就是一个吊诡的命题。二元所有制度改革模式或许有助于解决目前的难题——根据其自然属性和耕地性质,对集体所有制下的农村土地进行种类划分,为不同种类的土地确定不同性质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