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人称主语是陈述句的有标记主语.各类动词谓语与该主语共现时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或整个类别受到高度限制,如自主动词等;或类别倾向于受限制,如状态动词等;或类别内部不同个体受限制情况不同,如变化动词等;或同一动词在不同语境中受限制情况不同,如某些关系动词.限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违反陈述语气的语用要求或者组合构成其它语气.  相似文献   
2.
人类语言区别于其他交际系统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用语言来谈论语言本身。转述在语言使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对他人或自我话语、观点、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再次表达。从古至今汉语中的转述及转述动词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古典文献中,古汉语中的常用转述动词为曰、道、说、问等中性动词,表达方式极为固定。发展到现代汉语,转述方式、转述动词的数量与类型都大大丰富和增加。本文以转述现象与汉语中的转述动词为研究对象,简要回顾了转述和转述动词涉及到的各个研究领域及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英语语言领域研究较为丰富,汉语语言界的研究仍不充足。本文对转述与转述动词进行定义,并探讨了现代汉语中转述动词的不同分类,旨在为接下来汉语中转述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法语中,常常遇到四个动词,让人困惑不已。它们分别是amener,apporter,emmener,emporter。但是如果对于这四个动词的构成进行合理解剖和解读.也许对学习和掌握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和现代汉语方言中以实例为语料,对饮食义动词"喝"的语义特征及其宾语语义类型进行了客观描写,认为饮食义动词"喝"的语义特征不仅包含词典的释义"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吸引液体或气体",还应包含"把固体或半固体可食物经过咀嚼后吞下去";因此,饮食义动词"喝"不仅可以带常规宾语,也可以带超常宾语;所带宾语语义类型可以是受事宾语、结果宾语、来源宾语、工具宾语和方式宾语,还可以是目标宾语、处所宾语和施事宾语。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0)
文以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选取了五家石油公司2012年年度报告中的董事长致辞为语料,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董事长致辞中情态动词的频率和人际功能进行分析,以此说明董事长致辞中情态动词与人际功能实现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情态动词的人际功能研究对外语写作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存在句是表示某地/某时存在什么事物的句子,从结构上看,由三部分构成,即:存在地点/时间+存在动词+存在主体.行为动词中介存在句是存在句的一个类别,不同的行为动词中介句由于动词的类型以及动词和处所词的关系不同,它们的来源也有所不同.从动词的类别看,有二价动词和一价动词,二价行为动词中介句主要来源于行为主动句中施事的省略,而一价行为动词中介句则受到了二价行为动词中介句的类推.  相似文献   
7.
李爽  于凌 《学理论》2011,(11):319-320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AA"式和"A-A"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通过对明代动词重叠"AA"式和"A-A"式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该书中动词重叠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小,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多量、表示尝试表示委婉语气。  相似文献   
8.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姜太公兵法》2008年7月4日,两岸关系掀开历史新页。两岸三通,从不通、暗通到明通,因直航包机而得以畅通;两岸关系,从"名词"、"形容词"到"动词",因双方互惠而不再是片面之词。  相似文献   
9.
廖敏 《法国研究》2010,(4):67-75
本文探讨法国成人继续培训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对将来可能性表达的习得情况。我们以收集到的母语者和习得者的语料为研究素材,对语料中出现的可能性表达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观察习得者的语言特点和不足,最终目的在于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教学中,根据欧洲语言学习统一标准的能力要求,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掌握中文时间表达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张高远 《学理论》2009,(6):133-135
名词化实现于不同的语法环境,导致出现名词性程度不同的成分,这是非时间范畴化的结果。动词源名词从动词的限定式蜕变为名词,丧失了体现时态和一致关系的能力,其动词典型特征或完全丧失,或部分中和。从句法上讲,动词名化是动词向名词范畴转化;从语用上讲,是语言形式由陈述功能向指称功能转化;从语义上讲,是行为动作范畴向事物范畴转化。为适应新角色、发挥新功能,这种变化必然引起动名特征的代谢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