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535篇
世界政治   2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2篇
法律   1051篇
中国共产党   1300篇
中国政治   2430篇
政治理论   789篇
综合类   190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1140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遽然暴发和肆虐蔓延再一次警醒我们要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给予高度重视。正确把握“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可从主体的一体性与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尊重自然的内涵,在顺从规律和违背规律的利害比较中把握顺从自然的内涵,在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显化保护自然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兼顾生产与需要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3.
协商民主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从认识维度上来看,协商民主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具有内在一致性;从实践维度上来看,协商民主以解决重大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导向;从价值维度来看,协商民主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价值引领,有助于消除分歧凝聚共识。  相似文献   
4.
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参政党的重大使命,是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共十八大以来,参政党在履职过程中,政治把握、参政议政、合作共事等能力不断增强,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化、制度化发展。但由于受到国内外环境以及参政人才、信息、制度等因素影响,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还存在协商功能发挥不够、协商过程不对等、协商成果转化效能不明显等问题。应着力从营造良好政治和文化环境、拓展协商内容与形式、加强思想共识和实践行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相似文献   
7.
图片报道     
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发扬志愿服务精神,12月14日上午,汶上县西城社区联合汶上县西顺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山东正权纺织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到金星花园小区开展"红盟助力情暖万家——清洁家园喜迎新年"志愿服务活动。公司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班组长,西城社区全体社工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8.
德法合治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治理模式,从西周时期到清朝末年,大体经历了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德礼为本、刑罚为用"三个发展阶段。法律安定天下,道德滋润人心,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治中国建设要汲取传统法律文化的养分,德法结合必须渗透到法治各个环节:在法律制定层面,立法要体现道德的价值取向,用法律规范重要领域的道德,用道德改良背离情理的法律;在法律实施层面,禁止任何人从失德行为中获得不当利益,禁止符合道德的行为承受不利后果;在法律遵守层面,用法治教育助推道德素养的提升,用道德建设促进民众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9.
10.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价值理念与运作过程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赋予必要前提、基本遵循与现实要求,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功能结构主要包含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决策参与、凝聚共识。基于体系过程与结构功能分析以及主体角色与优势效能分析,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的关键领域分别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更好纳入国家治理决策过程以及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有效发挥国家治理共识凝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