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汉语的原初音节证音法与反切法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若法、譬况法与直音法是华夏汉人的原初音节证音法。古人的押韵、皆声、二合音不是对音节的音段式或音素式分析。汉末译经底本是梵文和亻去卢文本,与吐火罗语文无关。受梵文胡书音理的启迪,在早期佛经汉译的过程中由来华梵僧与其汉人助手发明反切法。反切二分是汉语音节整体性感知到分析性研究的转折,为汉语音韵学研究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
抄本《孔雀经音义》卷末所附音图为日语五十音图之最早版本。其中之“か”行音由汉字“呬”和キコカケク五个假名构成,其中“呬”为行首汉字。本文从“呬”字入手,通过考察其反切注音和日语假名注音,澄清了音图中汉字“呬”与假名“キ”之间的音韵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又通过考察梵汉对译字“呬”与梵语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最终结论指出,《孔雀经音义》卷末所附音图中的“呬”行音,是基于梵语字母表ha行音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反切第一次将音节二分,使汉字的注音方法走上了拼音化道路.在汉语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反切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注音方法.同时,反切还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法.反切造字方法的造字原则符合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形音义统一的本质特征,它用已有汉字材料造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