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人参四逆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随机将52例患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服用人参四逆汤,对照组服用氨茶碱,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肺功能的变化。实验研究观察对家兔膈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2.7%,两线总有效率有显性差异(P<0.05),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及肺功能改善亦有显性差异(P<0.05,P<0.01),实验研究表明:人参四逆汤能增加膈肌收缩力。结论:人参四逆汤具有解痉平喘,改善肺通气功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加味茵陈四逆汤防治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川芎嗪及服用加味茵陈四逆汤中药汤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a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Ⅲ,PC-Ⅲ)]及肝脾彩超检查(肝门静脉主干直径、肝门静脉血流量、脾厚度及脾静脉直径),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PC-Ⅲ、HA、LN、Ⅳ-C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PC-Ⅲ、HA、LN、Ⅳ-C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肝门静脉主干直径、肝门静脉血流量、脾厚度、脾静脉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脾静脉直径、肝门静脉血流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肝门静脉主干直径、肝门静脉血流量及脾厚度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西医基础治疗,加用川芎嗪联合加味茵陈四逆汤治疗胆道闭锁术后患儿,能更显著地改善胆道闭锁术后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和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采用免疫单扩散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cyclic citrulline polypeptide,CCP)抗体、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IL-17、IL-23和IL-1β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和肿胀关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ESR、抗CCP抗体、RF、IL-6、IL-17、IL-23、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联合甲氨喋呤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四逆汤乃张仲景为少阴证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之“脉微细,旦欲寐”所设,其治疗急症的疗效早已得到广泛认同。仲景对杂病的诊治,审证求因,凭证选方,方药的运用灵活自如,独具匠心。故推及凡病属“真阳衰微,亡阳厥逆”之各种临床急危杂症皆可以本方斟酌用之,以扩大其主治范围。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范畴,以腰腿掣痛、酸楚重着、麻木不适为主要症状.笔者以《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将本病分为太阳腑证、热郁少阳、寒凝厥阴等证,运用经方桃核承气汤、大柴胡汤、当归四逆汤灵活变通,每获良效.今介绍病案三则,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