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辛华 《法人》2007,(8):14-14
国家要保证国有股东在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行业中的上市公司处于控股地位,所以,国有股的减持应该不会成为大量而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过高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外商收购上市公司成为股权多元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从外商收购上市国有公司的背景入手,分析外商收购法律关系的特点,评析相关的立法,最后提出完善外商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记伟 《法人》2013,(8):12-13
现金流限制,自6月5日以来,号称餐饮第一股的湘鄂情只能继续减持至手中持有的中农资源股票,来维持公现金流。此前不久,湘鄂情接连发布了半年报预及关停旗下多家门店的消息。7月12日,情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将今年上半年业下修正为预计亏损1.6亿至2.4亿元。两后,又宣布关停旗下8家门店。多重利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出现的目的本就是为了高科技、高成长的小公司融资,而现在公司的高管人员不断获利套现的行为反而对公司的发展投资者信心及正常证券市场带来负面作用.本文将重点论述分析造成此现象的背后的法律法规漏洞以及制度缺陷,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及思路.  相似文献   
5.
暗战雪津     
胡六 《法人》2006,(3):74-76
此番雪津在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进行的出让,不但国资大幅增值,非国有股股东的身价亦瞬间扶摇直上。在当前国资改革屡屡被指为“贱卖”的声浪之中,其样本意义尤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资本     
《小康》2013,(5):13
五一黄金周变抢金周这个"五一"小长假,新名词"中国大妈"火了。在华尔街大鳄出手做空黄金之后,忽然杀出一群"中国大妈"抢购黄金,国内外不少媒体评论,"中国大妈"抄底成功,机构不敢再做空。另据媒体报道,在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过去三个月的现货黄金销售量中,摩根大通已经卖出了196.6万盎司(约合60.9吨)的黄金。分析人士提醒,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近日继续减持,该基金4月29日黄金持仓量减至1080.64吨。黄金ETF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制成国有上市公司后,仍暴露出许多治理结构上的严重问题。国有股之持股主体虚位的性质和“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是问题的症结;只有减持国有股,改变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国有股减持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也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典型公司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特征之一是将股本分成等额股份,由无限多的股东分别持有,并贯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基于保持公有制的主导性=股市资金和规模的有限性等因素的考虑,人为地将股份公司的股本分为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外资股,并规定国家股、法人股暂不上市流通,仅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流通,结果造成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平均三分之二的股份沉淀在持有者手中,无法上市自由流通,进一步造就了同股不同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价的特殊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持有者就想方设法在交易所外把国家股、法人股协议转让出去由此在实践中先出现了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方式,以后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和《证券法》相继肯定和确认了这一收购方式,本文正是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成因和对协议收购方式适用之影响,揭示协议收购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及今后随股权结构变化而可能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于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国家应当大幅度减少持股比例,国家不必要绝对控股,可以让民营资本或外来投资者居于控股地位,这样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并不会丧失。国外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国有股流通问题应当尽快解决,这有利于上市公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股市是国家减少持股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海 《岭南学刊》2001,(2):49-51
据有关证券媒体介绍 ,我国上市公司中原含有的不流通国有股 (国家股和国家法人股 )的减持与流通已由有关权威部门提出初步方案。然而 ,当前证券市场对该消息的关注 ,更多的是从“利多”或“利空”的角度去议论 ,很少从“上市公司朝市场化规范运作的方向改革”的角度去评论。为此 ,本文试从后者的角度去谈谈个人的看法。又基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具有非市场化运作和政企不分的特征及现状 ,为了便于分析和说明现代股份制企业 (公司 )的市场化规范运作原理 ,从而有助于认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和流通的积极意义 ,本文将从比较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